已经考完专八了,我要自己记住专八考试之前自己的感受,没有刷完真题的匆匆忙忙,以及假装忙碌看似努力背后的低效率的学习与知识摄入,不要让自己再在教招的时候这样子。
留给我的时间没有那么多了,当不去做这件事的时候,就会觉得时间还有很多,而当我真正开始去做这件事,就会发现各个方面都是要顾及的,教综、学科、口语、讲课、教学设计等,还有论文(实验设计、文献综述、数据处理等等)。还有我的身体调理。
Anyway,我在干嘛。为什么我又在挣扎与感情之中。我不是真正无事可做,我有好多事情可以做的,是不是因为学习与提升自己太麻烦,它们是一个high complexity的事情,而与LYC拉扯、消耗、热恋、争吵,对我来说,是我更加擅长,不用费力的事情,所以我放纵自己的情绪和精力,把时间放在为情所困之中。我是爱他的,但是我没有我以为的、我表现的那么爱他。
我了解他的逃避、他不敢承担后果的懦弱、胆怯和没担当,但是我仍然爱他。
但是与他纠缠,消耗我的时间和精力也确实让我逃避了我本该去提升自己、学习、做该做的事情的那些任务。我在23岁这么美好的年纪,用来Urge他成长,而不是培养我自己,这会显得我有点呆。
我慢慢明白,我需要与自己和解,教自己成长,用我所读的书、所接受到的教育和我的认知,去教那个仍然受原生家庭、童年经历影响下的我自己去成长。我认识了不同的人,看到了别人的家庭与成长经历塑造了一个怎么样的她,回过头反思我自己,我的家庭与成长经历塑造了一个怎么样的我。
我已经不是十几岁那个因为爸爸妈妈的一句话而崩溃大哭,整夜睡不着,用伤害自己的方法来度过漫漫长夜的小姑娘了。我有了自己的判断与信念、观点。但是,不可否认,那些经历会对现在的我造成影响。
因为向父母倾诉压力与情绪的时候,得到的总是“因为你不够优秀不够强大”,所以会为我提供情绪价值和安慰、拥抱的Lyc念念不忘,一再原谅与忍让。我说至少他是见过了我所有的糟糕和狼狈,仍然爱我愿意对我好的人,我怕失去他以后,没有人再在我失败的时候给我那个拥抱。我的朋友都会有在以后有自己的生活与家庭,父母给我的反馈永远是我还不够努力。
但是,我忘记了我是可以给自己那个拥抱的人,当我建立起对自己的认识和了解,当我在塑造自己的过程中,我会更加了解我自己,我会知道我是一个很棒的人,我哪怕在某件事上暂时失败或者情绪崩溃了,我也不会因为这件事否定我自己,或者需要依靠别人的反馈,来告诉我你一点都不糟糕,你是一个很棒的人,你是一个很优秀的人,你是一个值得被爱的人。我是可以成长为一个给自己鼓励和力量的人。我忘记这一点了。
我拿的不是需要被拯救的剧本,我从高中到大学到读研,没有人来教我,没有人告诉我这条路应该怎么走,没有人像那些小说电视剧里的男主角一样,教我成长。我真的好像被十几岁的那些小说电视剧荼毒太深,一直期待着有一个闪闪发光的人,会出现在我的青春,带着我或者作为我的动力,成为优秀的人。 However,我从前认为优秀的男生不过如此,而这一路以来也没有人愿意花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教我,除了我的父母。
我慢慢清醒和明白,这份期待的本质背后是我想成为更优秀的人,却又期待着有捷径可以走,因为我懒惰、不想吃苦、能力不够,又不甘愿沉下心来努力,耐不住寂寞。
可是,我靠着自己也走到了今天诶! 我还是有点本事的呀,哪怕我懒惰、三分钟热度、没有耐心、没有付出百分之六十的努力,我都成为了一名研究生。那么,如果我不再把精力放在期待走捷径上,寄希望于拯救情节,摒弃幻想,开始奋斗,真正沉下心来,我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我要去期待一个闪闪发光的人出现在我的生命里拯救我,而不是去成为那个闪闪发光的人呢。
走出舒适区必然是充满着不适与痛苦的,但是至少内心是满足和快乐的。我了解自己,我知道怎么做才会让我不焦虑、不慌张、不紧张、不局促,but我真的好难做到知行合一。
满足于当下,知足于当下,看到自己做的好的地方,看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知道自己的方向,并且朝着目的地行走,可以慢,可以驻足与路上的attractions,但是不能忘记我正处在前进的路上与目标,毕竟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
真好,二十三岁的你还没有麻木,你还在探寻自己与认识自己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