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触动我的是书中那个孩子在父亲葬礼上为所有人系鞋带的场景。在一个象征死亡的告别仪式中,这个年幼的生命用最质朴的温柔完成了对悲伤的超越——当所有人都在沉默啜泣时,他跪在泥泞里为穿黑色皮鞋的亲戚们系紧松开的鞋扣。那个画面让我想起加缪所言"真正的救赎不是逃离荒谬,而是在荒谬中创造意义"。
这种"无用之美"在当今社会尤为稀缺。我们被算法催促着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任务,被绩效评估量化为冰冷的数字,连善意都被要求赋予效率色彩。然而当新冠肆虐时,那些匿名送达的温暖包裹、志愿者们熬制的姜茶、深夜医院走廊亮起的手机灯光,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微光,却构成了我们抵御疫病的精神解药。
正如张萌在书中写的那句金句:"真正的力量不是击碎坚硬,而是让坚硬学会拥抱柔软"。在这个崇尚效率的时代,或许我们需要重新审视那些不被量化的善意——地铁上为孕妇让座的抬头微笑,外卖员暴雨中的宽慰话语,这些微小的光亮,正是文明社会最珍贵的底色。当我们学会在钢筋水泥间保留一朵会流泪的玫瑰,钢铁森林里生长出的,将是永不倾圮的精神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