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很怯场的人,自封为紧张体质。关于这方面的黑暗记忆也特别多,日常生活、工作中,但凡人稍微多一点的情况下,比如饭局啦,开会啦,要在大家面前讲话,就开始不自如了,卡壳、思路混乱、声音发抖~~样样都来,搞得自己很郁闷,很挫败,自然而然就会比较被动,尽量避免去做抛头露面之类的事,因为那些对我来说都属于极不舒适区。
讲话都成这样,上台唱歌就更麻烦了,但要命的是我还天生就喜欢唱歌,得到的评价都还不赖。唱歌对气息的要求比说话更高,紧张的时候人的心跳加速,气息紊乱,气息一乱音准和力度就控制不到位,声音就发抖、走音,原来轻而易举的音高也会因为紧张而唱不上去,因此症状更显著,唱歌简直就是紧张的放大器。
而从小到大需要我踏入自己急不舒适区的时刻又接踵而至,不是想不想,而是必经之路,那我是怎么长大的呢?
没错,十分艰难。(认真脸)
这里插一段观点铺垫下:我觉得怯场和内向不是一回事,有些人是真的不愿意展露自己,觉得没必要,没有需求,但真的临阵上场也能从容不迫,发挥自如。而我这样儿的是内心渴望被大家看到,我的N多兴趣爱好就是我体内的纠结因子,比如唱歌弹琴,但因为怯场而深「藏」不露,因而失去很多与他人连接的机会,结果看起来也是内向。当然我也确实不属于热火朝天型,但是希望自己能够多多与这个世界和他人连接,这可能也是被自己多年来「憋」出来的需求。
所以呢,我的内心需求和执行力不匹配,造成了我纠结的成长史。这种纠结体现在各种细枝末节时刻的热锅上的蚂蚁般的心态,说还是不说,上还是不上,怎么开口,怎么接茬...等等等等。
但谁不是在挣扎中成长,总得想办法自救,总结了下目前为止我认知范围内的「治疗」方法。
物理治疗
就是传说中治标不治本类型的治疗手段,但治标也得治,临时救急不能死在台面上嘛。众所周知的比如:
- 把台下的人当成一棵棵菜
- 深呼吸
- 双手握拳紧绷肌肉再放松
这类方法也因人而异,有许多名人也有各自的「怪癖」用于克服自己临场时的紧张情绪。比如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在演出前一定要找到一枚弯头的钉子,美国前总统林肯喜欢将写满对他赞誉之词的报纸剪下来揣在口袋里,舒马赫比赛前必须玩电子游戏等等。我们可以自己多揣摩,博采众长,看看哪些方法对自己有效。
精神治疗
就是从自我成长,期望愿景出发。比如我喜欢唱歌,想要组建乐队,想要唱歌给更多人听,那我就必须克服自己怯场的问题。我想人人都有自己的短板和烦恼,而生活就像练兵场 ,时而临阵脱逃,时而鼓起勇气向前冲,都是常态,不要对自己过于苛刻,但必须要有意识地在各种场合、情境中寻找机会磨练自己,日常生活、工作中多得是这样的机会,于公于己皆有益,并且关键是即使犯错也不是致命的错误,就像吴伯凡老师说的自我迭代的概念:
以最小的代价、非致命的失败迅速地、持续地改善你的产品。
生活化的定义是:早失败、快失败、常失败,在失败中快速改进。
总之不要放弃低成本犯错的机会,让自己在失败中不断反思、修正和成长。
认知治疗
认知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切入点,当你深入了解了一个问题之后,很可能已经解决了一半,至少不用再纠结。也就是我们可以研究下,紧张的情绪来自哪里,为什么理智无法左右它。就像我坐过山车,明明知道死不了,但每次失重的感觉还是让我怕得要命,忍不住鬼叫。
奇葩说节目里的辩论大咖黄执中老师在微博里发过一篇文章,专门讲如何克服紧张情绪的,让我受益匪浅,他说:
理解它,往往會比解決它更重要。
然后他科普了下上台讲话时人类为什么会紧张。在长期的演化中,人类意识到有这么几种情况意味着危险:
- 孤立无援
- 身处于空旷、无遮蔽的场合
- 视线逆光(光打在你身上,使得对方看你很清楚,你看出去一片黑)
- 站在一大群盯着你的生物前方
所以紧张的来源,来自我们的祖先。其实没有人不紧张,理解它可能更重要。
對咱們那些沒牙沒爪,跑不快跳不高的老祖先來說,上述任何一種環境,都代表了強烈的生存威脅,都意味著他正處於一個極度糟糕的,「被狩獵」的戰術位置。
故不待真正的危險來臨,他的身體便會率先拉起警報——你必須擔心這個處境!必須厭惡這個環境!必須儘快離開這個該死的鬼地方!
身處危險時,你那經歷過無數天擇所遺傳來的身體,認為你只有兩件事要做。
不是「打」,就是是「跑」!於是未經同意,它便主動將血液調動到兩個地方。
其一,是手,你會不自覺地握緊拳頭(準備戰鬥),且掌心開始分泌汗水,好讓你在抓起粗糙的石塊與木棍當武器時,幫助防滑。
所以緊張時,你總是肩膀僵硬,猛冒手汗。
其二,是腳,你的大腿肌肉會不斷收縮,隨時準備拔腿就跑。
而若你硬是將腿釘住不跑,則你的雙腳,就會像同時踩了油門與剎車的車子般,抖個不停!
所以你的血液就被从身体认为最不重要的消化系统和大脑中抽调,所以你可能会胃痛和无法思考。这便是俗称的「紧张」。这是求生反应啊。
所以其实你要对抗的是你的身体本能的求生反应!其他都是浮云,你要做的是用理智告诉自己,除了「活下去」,我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就是站在这里把话讲完,把歌唱完!
对,要有视死如归的心态。
成功乃成功之母,最近单位举办唱歌比赛,没人愿意参加,结果我就「被」报名了。上周日跑完马拉松就跑去参赛,一上台就被评委提示不要紧张,然而仍在紧张中完成了「印第安老斑鸠」,后半程算渐入佳境,不过拿话筒的手还是在哆嗦,最后进入了半决赛,让我从黑暗记忆——参加中国好声音海选一轮淘汰(哆嗦、忘词)——中大摇大摆地走了出来,让我接下来的几天神清气爽,就像打完一场战役一般。
嗯,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