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孝,一言难尽

出了病房门,我爸突然一下子拉住我的手,而且握得很紧,他大概是怕自己摔倒。

毕竟手术后才仅仅第四天。

他一边走一边声音嘹亮的与我聊天,精神大好。路过走廊上的一张床,他亲切地拍了拍坐在床上的年轻男士的肩膀。然后,又指着另一个病房说,昨天最里面那个床上的小孩子没少哭闹。

可能感觉得出,他经过三天的煎熬,已经康复了许多。

他的情绪感染到了我,可我依然有些不适和别扭。好在几分钟后,我们又返回病房。

在我的记忆中,这是我和我爸第一次拉手。

几年前,我爸说偶尔左眼睛会跳,一直没当回事。近两年,情况越来越严重,每当跳的厉害,左眼几乎抽搐的看不见东西。

一个月前,弟弟带着我爸去北京检查,诊断为面部痉挛。医生说可以做血管减压术,有90%的治愈率。

这个手术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需要在耳朵后面开个小口,将当事血管与神经分开,手术大约需要五六个小时。

起初我们三个儿女很犹豫,我妈的顾虑最大。她觉得对于一个70岁的人,做这样的手术是有危险的。

我爸向来崇尚科学和美好,例如对北京大夫的医术深信不疑,10%的失败概率几乎不在他考虑的范畴内。

看我爸态度坚决,最终我们还是同意试试。

说实在话,做手术前我就开始发愁。并不单单是担心他的安危,主要是发愁又得在医院陪护他。一来我并不擅长照顾病人,二来我与爸爸关系有些疏离,这更增加了难度。

所幸的是,北京宣武医院一律主张护工护理病人,家属只有在每天16时至18时拥有二小时的探视权。

这真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也因此,这次陪护可以说是一次非常幸福的体验。

每天只有两个小时在医院度过,其余时间完全自主。

我坐地铁,坐公交,打的,骑单车,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没少转悠。

最主要的是,一丝内疚感都没有!

试想想,如果明明可以陪护,却找了护工,内心会不会有波澜,病人会不会多多少少有情绪?

这下可好,皆大欢喜!

我们都是爱父母的,毫无疑问。

可是医院的环境真心糟糕,而且陪护工作也不是所有人都信手拈来的,除了辛苦,还需要专业。

我清楚记得2021年,妈妈做完支架手术,她的一只手成了紫色,需要用冰袋敷。如果有护工在,那种场面我宁愿一辈子都看不见。

那种心疼,无助,束手无策,直到现在还历历在目。

医院是很难熬的,既照顾好病人又保全陪护者自己,并不容易。如果陪护者能先搞定自己,那还好些。否则陪护时失去耐心,搞得病人情绪不佳,自己崩溃,好端端的孝心变得面止全非,这样的事例太多了。

希望多些医院推行护工护理制度,一则减轻家属的负担,二则陪护服务也专业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让人崩溃的不只是疼痛 我妈因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住院,住院的时候我以为,医院会有很好的止疼的方法,无奈,神经阻断术...
    江湖微冷阅读 353评论 5 15
  • 「此文于2019年8月14日完成,在我将要进行一台大手术的前夜发布于个人公众号,聊以纪念一段曲折艰难的日子。时隔2...
    曾小仙的修行阅读 650评论 1 0
  • 我出生在四川一个农村家庭,乳名叫强子,家乡的人们也都这么称呼我。出生在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中期我们这边的孩子大多...
    青龙寨小二阅读 437评论 0 1
  • 第一次感觉到中年危机,是在父亲脑瘤手术住院的日子,那是段至暗时刻,像黑洞一样。 第一次体会到上有老下有小的艰难。一...
    梦中潮音阅读 1,617评论 9 11
  • [童年] 我爸妈结婚晚,要孩子更晚,我妈身子虚,为了保胎,吃了我爷爷开的九十八付中药,终于安然无恙的生下了我。据说...
    OuTopos7阅读 4,116评论 135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