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爸爸在我18岁的时候永远的离开了我,没错,是18岁。那个一生中最重要,最美的岁月里。
在我的记忆中,他是一个身材高挑,温文尔雅却又不善言辞的人,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被梳的一丝不苟,出门必是白衬衣配西装,锃亮的皮鞋。从未对我和姐姐红过脸举起过棍子,通常扮演这一角色的都是我老妈。
还记得在他生病最严重的时候,由于化疗那一头乌黑浓密的头发已然只剩下一些边缘,他照着镜子哀愁着“我的头发都掉光了”,脸和上半身肿得像发福了一样,我从未见过他那么胖的样子。还有他那步履稳健的双腿如今瘦的跟竹竿一样,连站起来都困难至极。
有一次,我弟弟骑着自行车到我家来,我便想试试,我刚上车便拐来拐去直冲下坡朝我表哥正在修的车撞了过去。当时我爸坐在离我稍远的地方,他看见了立马起身走到我面前问我有没有事,我说没事过后他才放心。
他转身扶起被我撞到的自行车,轻松地坐了上去并绕着坝子骑了两圈,边骑还边对我说“看,这个很简单的,就这样,你要掌握平衡”当时我扶他下来时已然喘的不行。那个在我记忆里从未生过病的爸爸,该换我照顾他了。
肖老先生谈《荔枝》“荔枝依旧年年红”。通过荔枝表达着对母亲的思念,母亲爱吃荔枝,却更爱儿孙。关于母亲的点滴,在日夜的思念中,对于这些细节记的越来越清楚,也越想越难过。
关于荔枝,我脑子里总是有一个很模糊却又记忆深刻的一个片段。
几岁的时候是没有吃过荔枝的,印象里第一次吃荔枝记不起是上小学还是初中的时候,那一次是姐姐从北京回来。
我和老爸老妈去车站接她,回去的路上遇见卖水果的,不知怎的就提起了荔枝这个话题,然后我妈突然说了一句“欢欢吃过”我大声并激动的反驳到“我没吃过,我没吃过哈”,然后她让我小声点,一副很嫌弃我丢人的样子。
老爸就给我买了一把带回家,回到家后,迫不及待的拿出来一颗一颗的品尝,真好吃,然后我还把荔枝核埋在土里面,希望我能种出荔枝,来年就可以吃了,可想而知的是,我压根没种出来,也没吃到。
后来长大了,荔枝想吃就买,不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吃不上,但已经没有小时候那种期待又不舍的感觉了。
我以为我的生活会一直这样充满幼稚与快乐,会一直无所顾忌,撒娇任性。可我不是生活的宠儿,我没能幸免如此悲伤的事情发生在我身上。
我们怀念那些逝去的亲人,为什么怀念呢?因为他在你的生命中待了很长一段时间,你做的什么事情,好像都有他的参与。
如今身边没了他,又会想,他在,会是怎样的场景,会说怎样的话,会做怎样的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样子好像模糊了,但那些关于他的事,关于他的脾性却还是清晰的刻在脑子里。
这世间最无能为力的事,看着你在乎的人在你眼前一点点消失,一点点退出你的生活,一点点习惯没有他的日子。
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好像只剩面对,只剩习惯。就只是那些关于他的细节记的越来越清晰,每每提起,总是免不了一阵感伤,却也只能是难受了。我们的日子照旧依常,只是少了他的陪伴,少了他的啰嗦,少了无所顾忌的依靠,但他的爱从未少过,仅此而已嘛。
后来我才真正知道什么是“物是人非”,我们早早学了这个词,当时用起来只是故作深沉,后来经历这个词,我却再也不想用。
一切都好,地球再转,太阳东升西落,春夏秋冬四季变换,白天黑夜,黑夜又白天,如此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