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爷爷叨叨是为我好,可是,他这样好烦啊!”女儿躺在床上不肯吃饭,捂着眼睛哭。
女儿初三,学习压力相当大,爷爷又特别紧张孩子的学习,以“我都是为你好”的名义,让孩子无比抓狂。
比如孩子放学后借个笔记,想课后补足学习知识漏点,爷爷问为啥要借人家的笔记,一定是你上课不好好听讲;
孩子渴了从餐桌上起来倒水喝,爷爷就提醒别老晃悠,抓紧吃饭啊;
孩子刚端上碗吃饭,爷爷催她赶快吃啊,吃了好做作业;
孩子叹口气说好累,爷爷就苦口婆心强调爸妈上班供你读书多辛苦,再不抓紧点,看以后咋办.......。
最后孩子完全爆了,把筷子一甩,把自己锁在了房间里。爷爷还在门外,觉得孩子不可理喻,吃,穿,住,用啥都不用操心,啥也不让你做,就让你管好自己的学习还不耐烦?
孩子一面控诉爷爷的“暴行”,一边不放心的问我:“老妈,门关好了没?”似乎害怕爷爷冷 不丁冲进房间,又来一番长篇大道。
“恩,放心吧!”明知道已经锁好的门,我还是配合地做了个检查的动作。
不管是我还是女儿,当然都知道爷爷的用苦良心,他焦虑孩子的学习成绩,担心孩子作业做不完熬夜影响身体,甚至恐惧孩子的未来......,可是那个负面的唐僧般的碎碎念,不仅让人鸭梨山大,也的确很折磨人。
用孩子的话说,自己好像被一个监控器,全面无死角的盯着,一点举动都被放大。这让她觉得可怕。以致于,她希望自己变成一个聋子和瞎子,既看不见也听不见就好了。
每一个家庭就是一个系统,大家共创着一种情感状态,即那是放松的,还是紧绷的,是严肃的还是活泼的,是团结的,还是分裂的?
如果我们能迅速觉察我们在一个什么样的情感“场”时,就确定孩子的安全感系数,如果让孩子没有安全感的想躲起来,那么你说的话值黄金万两,孩子也只会充耳不闻,避之不及。
1、没有安全感的孩子,何谈未来?
“哎,你那个文章分享的不错,什么时候我们开个沙龙吧?”、“哪里,哪里,这恐怕还需要准备一下。”
“你的财务工作这么扎实,加入我们的团队干吧!”、“呃,你们那个系统我真的不熟,再说吧!”
“你的舞蹈功底这么好,我们合排一场演出怎么样?”、“啊?这.....这有点突然,我已多年没练功了。”
........
上周末,老友相聚一家自助餐厅,谈到各自近况,发现大家卡在同一个点上。他们均在各自领域小有起色,按理说获得别人的认同,产生新合作的契机,都应该感到开心和兴奋。
但是,接受到对方的邀请,大家的不约而同的第一反应,居然是条件反射般的“哪里,哪里”和“再说,再说”的退让和犹豫。
“为什么呢?”我很好奇。
“突然觉得不安全,如果走得太近,让他们知道我其实并不是那么好,那多失望啊,就这样保持彼此良好的感觉,刚刚好!”老友A的说完这话,把杯子的葡萄酒一饮而尽,其他人则同频点头。'"
究其原因,大家纷纷吐槽,原来在他们成长过程中不管做什么,父母要么以习惯性过来人的姿态批评自己的不成熟,不够好,要么就是空洞的夸奖,然后把重点放在“但是”上,最后连他们产生强烈自我否定,自我怀疑。
心理学家鲍比研究,那些在哭喊以后能马上得到父母的呵护、肯定的婴儿或儿童,在未来往往会觉得他人可以信任,能从别人那里获得安全和友善,这些儿童就发展出了安全依恋类型。
那些在儿童时代无法得到监护人的足够关注,甚至不断被否定的孩子,会对他人产生焦虑,负罪的情感,就发展出了,焦虑-矛盾型的依恋类型。
那些带着拒绝或者敌对的态度去抚育孩子的监护人,他们的子女,也会认为他人不可信任,因而在人际关系上畏缩不前,表现出回避型依恋。
后面两种也被鲍比称为不健康的依恋状态,他们渴望关注,赞赏,一旦没有得到关注就会失去安全感。所以他们对自己和他人的反应变得特别敏感,如果产生失控感,他们就很容易体验到无助和绝望。
由于缺乏安全感,他们甚至会为了避免体验失望感,而发展出各种策略,心理学上叫做防御机制,来避免在关系中被抛弃。这些策略,并不一定被意识到,因为它很可能就像木马程序一样, 暗中操控着自己的一生。
“我要更成功,赚更多钱,女人就不会离开我了” 是男人缺乏安全感常见的防御机制,“我要努力顾家人,为家迁付出越多,就越不会被抛弃 ”是女人常见的防御机制。
“我若可爱性感漂亮 ,就不会被抛弃 ”、“我若学习成绩好,妈妈才会喜欢我”、“若让别人失望,就不会被喜欢”.......这些策略,都是在童年保护我们活下来的信念。我们被这些信念束缚着,作不了真实的自己,更加觉得不安全,也就更加被束缚。
2、你的爱给孩子安全感了吗?
我小时候奇瘦,从小寄养在姨妈家的乡下流行一个让小孩子长胖的土方:给小孩割疳积,即用刀在手掌划出一个小口,从里面挤出一些血糊的东西,或者用针刺手指。
为了让我顺利到割疳积的诊所,大人们采取的方式以带我买玩具,零食为诱饵,把我骗到诊所,一个孩子从满心之欢喜,无限之憧憬到恐惧万状,无论怎么哀求都没有用的绝望 感的巨大情绪落差里,形成一系列的负面信念——
“这个世界很危险一不小心就会受到伤害”
如果我信任这个世界就完蛋了”
“无论我怎么努力,都没用!”
“够格,才能获得爱”
很长一段时间我很害怕一个人,那太不安全了,我渴望爱,所以很快就有朋友,可是一旦关系很近,我也会莫名的紧张和害怕,同时延伸出各种顾虑,怕别人觉得我麻烦,怕在别人面前自己太逊,很LOW,讨厌我,更怕自己优秀或不优秀而成为众矢之的 ......
所以最好不要成为焦点,坐在路边鼓掌最安全,但同时那个渴望被看到,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又在拉扯着自己,这真是很分裂。
在课程安排的心灵剧场中, 我还原了小时候这一幕。演出结束后,我回到座位,L同学冲着我感叹道:“做大人真难,明明是为了孩子好,没想到被孩子记恨到现在。作父母好像怎么爱都不对,难做!”
L的话一下子警醒了我,是啊,什么才叫真正的爱孩子,如果作为父母或大人在爱的过程中,让孩子体验到的是不被尊重,价值的贬损,没有安全感,便是一种没有质量的爱。
我都是为你好.....所以你看电视,学习拖拉,我就要骂你,让你知耻而后勇;你考试不好,我就要打你,让你长记性;你调皮吵闹,我就要采取冷漠方式不搭理你......。
可是对于孩子来说,那可能就是最恐怖的经验,那就是最大的伤痛,甚至是可以说是最大的心里阴影。孩子的力量就会被锁住,TA是很难感受到你的爱。
当孩子感受不到爱,就越觉得不安全,为寻求安全感,就会活在自我建构的囚牢中,永远无法自如地行动,甚至连好的机会和幸福都会莫名的害怕,或逃离或放弃或僵住。
3、如何让孩子有安全感?
女儿小文向我诉苦的过程里,难免有对爷爷不妥不敬的言词,我没有马上制止和教育,而是平静的回复她:“你在清楚的表达感受,很好。”
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 ,孩子哭,我们会烦燥,孩子骂人,我们会生气....可是很多事情我们换一个角度看,你就能看到孩子更多面。
在我看来,小文在这个世界上还是个新手,对于如何适应学校,家庭的环境,怎么获得自尊,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她还在不断的探索 ,然后她做了很多勇敢的事情,抗议,争辩,大哭,躲起来生闷气........。
作为母亲,我愿意去肯定孩子每一个努力的过程,也愿意给她练习的机会。
当我们保持“活在当下”的感觉,就能看到孩子的探索,不以自己框架去评价孩子,孩子就会获得足够的安全感。
不要以“我们走得桥比你走得路还多,吃得盐比你吃得饭还多”为由硬要孩子听我们的,不要以我们的框架去评断孩子的行为,而忽略孩子行为里蕴藏的潜能,积极资源。
“我不是你,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我知道你一定是有足够多的理由这么做!”在我们的线下工作坊,我们会启发大家从这样一句式开头,去发现任何关系的任何情绪或行为都有一个正面的动机。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里,会经验到很多的挑战和考验,比如在早期他们可能会尿床,在幼儿园会跟同学打架,不想上学会赖在床上借口肚子痛......,只有我们的情绪稳定, 我们才能保持与孩子在“活下当下”的感觉。
孩子此刻的言行,他是什么态度和感受,需求,我该怎么回应。对这样的互动不妨保持点好奇,看到双方的感受,然后再去找寻一个恰当的反应方式。
我之所以用“恰当”一词,是因为我在我们中国文化背景里,我们多少有点欺负孩子,强调孝顺,强调“以下对上”、“不听老人言吃亏在人前”的服从和优越感。
可是,别忘了世界越来越多元化,很多价值观,都在调整与变化中,我们得反孩子当人看,他们拖拉,顶撞,抱怨的背后,都有很多感受和体验是我们需要看到的。
“可是我不应该骂人,我知道的。”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接纳,她看到了自己的价值 ,而不是只是个总在犯错的家伙,她的情绪得到释放,内在就有了空间去反思自己的行为。
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学会克制,多闭嘴,多倾听。停止我们的主导,作为一个陪伴者,我们要学会放手,允许她试错。不要先入为主做出判断,打断孩子的体验和探索,有些弯路也是孩子必经的。
有多少孩子一开口就会被父母的“应该”给堵住了,所以不管孩子发生什么,先保持安静陪伴在TA身边,听TA怎么说,你不用急着解决问题,因为答案就在孩子的心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