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财经大学的校园里已经生活了四年了,只是,在这个校园里,我不是一名学生,我是这里的常住居民。
看了四个年头校园里的花开花落,看了四年的新生与毕业生,我一直有一个问题萦绕心头:孩子们,你们毕业的时候,你们的“家产”都如何处置了?
我先说说我大学时候的事儿。做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新疆娃儿,我的大学是在南方上的。都说南方人有生意头脑,这一点从毕业生处置自己的“家产”方面就可以充分验证。每年的五一过后,食堂门前枝繁叶茂的芒果树荫下面,跳蚤市场就开张了,一直持续到毕业生离校。带一张床单,约三五好友,再带点儿要出售的物品(对,每天只带一点儿,无需成为负担),还要带上扑克牌一类的娱乐工具,悠哉悠哉的吃了早饭,铺开床单席地而坐,打牌聊天。上午两节课过后,下课喧闹的人潮回宿舍时路过此处,“生意”就来了。衣服鞋子可售,台灯、风扇、藤椅、凉席都是抢手货,各类课外读物三五块钱一本,教科书一两块一本还要送你一本,忙碌的小学弟学妹们羡慕他们的闲适,也被各种商品看得眼花缭乱,纷纷掏腰包。
我大一的时候初见这种校园跳蚤市场,逛的不亦乐乎,从一个香港学长那里花十块钱买了一个很高大上的台灯,还和他聊了很久,最后他又送我一本关于香港的书;从一个学姐那里二十块钱买了一张好用的麻将凉席(南方天气太热,好凉席是必备品);还买了一把舒适的文艺范儿藤椅,十五块钱,陪伴我整个大学生涯。
喜欢买书也是那时候养成的习惯,五块钱买一本英文版《京华烟云》还附赠中文版一类的美事儿还是很多的,于是每个毕业季,我都要买很多感兴趣的经典文学作品,到下一个毕业季,正好书也读完了,再来买。
待到大四凤凰花开得烂漫之时,我也要毕业了。四年的大学生活尘埃落定,考取了向往的证书,工作也已经有着落,旧的生活即将结束,新的生活尚未开始,心中有一丝对过往的留恋,也有些许对未来的向往。在这个交接点上,对自己朝夕相处了几年的物品也是带有感情的,那些从学长学姐们手里买来的书和生活用品,连卖带送小心翼翼地传递给下一位接班人,希望它们像这些天南海北的同学们,能有一个好归宿。
财经大学的后门旁,有一对三十来岁的夫妻,每一个毕业季,他们用几毛钱一公斤的价格收购了无数学生的书,然后将他们在门卫室旁的空地分类码放好,一本十元或者二十元出售。每到开学时节,很多学生会光顾这个旧书摊。有一次我想买几本新概念的书,在校园里贴了一周广告无果,最后不得不从硬气的老板娘那里一本二十五买来两本,毕竟她的价格比新书要便宜,也只好认了。
更多完好的生活物品,夹杂在各种垃圾中,被一车一车运往不知道的地方。每次看到我都会替它们心疼,这些东西,是多少人的青春回忆呀,为什么就不可以传递下去接着使用呢?
旧物的处置,对于我来说不仅是用最少的钱享受最好的大学生活,更是一种传承,物品的传承,以及精神的传承。希望有一天,我能看到财经大学的毕业生跳蚤市场,并告诉我对一切都很好奇的孩子,看,大学就是这么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