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小学二年级,正在学习写一段话。或许是受到我的一些影响,他对读书写作还是很有兴趣,但我平时也从来没有教过他。
在我的认识里写作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
这个周日他竟然提出:“妈妈你教我写作文吧?”我着实吃了️惊。既然小朋友提出来了,也不好打击他的积极性,便说“那咱们就从写话开始学习吧”。
教授孩子的过程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
我赶忙在书柜里找了参考书,临时补补课。心里不停琢磨着该如何让孩子听得明白,让他觉得写作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呢?
还好,他似乎听得津津有味,时常和我互动。三十分钟下来,我们都很愉快。人家甚至还选取了自己今日要写写话的对象,偷偷躲到一旁练习去了。
我简单分享一下我这个临时小学语文老师今日授课的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更多的朋友。课前,我做了准备,写了简单的教案(因为时间紧张,写得也比较凌乱,就不展示了)
我打开孩子的语文书,问儿子“一篇文章是由一段段的构成的。要写好一篇文章我们就要写好一段话。那么要写好一段段话,就要……”话音未落,儿子便说“要写好一段话就要写好一句句的话”。
我满意地点点头。
“要写好话首先要学会观察,学会用心去感受,把笔当作自己的嘴巴,把纸当作要倾诉的对象,把想写的记录下来。妈妈每天无论多忙,都会坚持写作,是因为写作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我希望你今后也能感受到这份快乐。”儿子听得很认真,一言不发。
“写话最低的要求就是要写通顺,写完整,写你的真实感受。”
“那高一点的要求呢?”小家伙眨吧眼睛问。
“高一点的要求需要你有意识学习,并且还要多练习。你能做到吗?”
“我能。”他似乎不满意“最低要求”。
“其实啊,刚才我说的要求一点也不低。你把它们练好了就是高要求了。
小朋友摆出一幅洗耳恭听的样子。
“第一,一定要把事情写完整,尤其是叙述故事的时候更是如此。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缺一不可。写出来通常就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在干什么。或者什么东西什么样子。”
“这个我可以做到,老师也给我们讲过了。”
“第二,尽可能把句子写得生动活泼一些。你可以有意识用一些具体的、恰当的?生动的修饰词去修饰你句子中的某个词。”
“是写比喻句吗?”
“写比喻句也是一种办法,但我在这里说的说修饰某个词。比如你写太阳,你可以写红红的太阳;你写百灵鸟,你可以写唱歌动听的百灵鸟。就好比妈妈平时喜欢戴胸针、戴耳环一样,不戴也不是不行,但是戴了就会更漂亮,或许会让人眼前一亮。我说的你可以理解吗?”
“我可以。意思是把这一个简单的句子写得复杂一些。”
“也不是一定复杂才好,但必要的修饰词能让句子更形象生动。”
“有画龙点睛的效果吧”。
我点点头表示认可。
“第三,我觉得是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你要学会写多种变化的句子。就好比我们经常要换衣服穿是一个道理。比如我发现你常会写感叹句,其实你还可以尝试写反问句呀?还可以写…,”
“还可以写比喻句、拟人句。”儿子又抢答了。
“对,就是这个意思。变换句式可以让你写出来的话更多变,具有灵活性。咱们举个例子,我们现在写冬天。你可以写“新疆的冬天多美丽啊?”你也可以写“谁说新疆的冬天不美丽呢?”等等,尝试多种变化方式,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写话是训练出来的,不是谁讲一下就能写好的。”
“我想写鱼缸里的鱼”小朋友高兴地拿作文本去了。
看着他,我突然想起以前他学说话的情形了。似乎我们也没有怎么刻意去教,他也就学会了。但我想学写话和学说话不同,这绝不是一个孩子天生就能具备的能力,它还是需要老师去引导的。
作为家长我们至少要鼓励他大胆写下去,无论写得好与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