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孩提时代迈入成人世界,需要十几年。而从盲目天真,到看穿一切,往往只需要一瞬间。
记得在看《欢乐颂》时,剧里提到了对"奇点"的解释,即不依靠任何物质即可存在的一种神秘形式。它不依靠任何物质就能存在的神秘属性真是让人羡慕。在进入大学之前对我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无限的向往,因为它既是学习的殿堂,同时也是我们走向成熟告别幼稚的重要途径。可当真正走近它,当它赤裸裸的展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才发现那些所谓的,书籍的天堂、梦想开始的地方,往往受限于诸多的外在条件,要做出许许多多的假设再加上自己的坚定意志才能使它变成现实。但有一句话却是真真正正存在的,那就是:"大学就是半个社会。"
回顾上大学以来的这三年,所有不需要凭借关系就能获得的荣誉,无一例外我都收入囊中。那植根于我价值观深处的,个人的努力一直被我奉为个人收获成功至关重要的条件。所以我不敢虚度光阴,格外珍惜闲暇时间来不断地完善自己:专业课、吉他班、小语种,每个都不遗余力。
记得获得校三好学生荣誉的那天,我是那么庆幸那么感动。庆幸的是由于有参评资格限制,评选完全由校领导根据选手们的临场发挥和答辩表现决定,大家势均力敌,各有千秋,丝毫没有个人关系和背景的外在羁绊。我也很感动,因为努力奋斗的自己终于被大家认可,毫不心虚地接受了这个荣誉,当仁不让。我一直认为,每一个奖项的获得者都应该实至名归。我努力做到了,这样才对得起那被我用完一盒又一盒的水性笔芯、一摞又一摞的草稿本和那随着近视不断深化而不再清澈的双眼。因为相信着个人努力就能战胜一切,他们所说的"大学是半个社会",我或许从来没有真正领域到。
在大学,四面八方的人集聚在一起,生活习惯,表达方式,或者富裕程度直接间接影响下的消费习惯当然会存在着很大差别,就像不同的气候类型拥有不同的植被,一切理所应当。而我没有理解到的就是那复杂的关系,那一半社会上复杂的关系。人是复杂的,也是不定时黑暗的,尤其是当权利掌控在一个人手中时,那么是非黑白也就在人情关系、利益关系的纠缠下变得混沌不清。 这三年里,我靠个人的努力取得过多少成功,就在这复杂的关系里收获过多少失败。 我向来不喜欢讨好别人,因为我所看到的讨好面孔不仅卑微,而且那看似谦卑的面孔之下总是那说不出的令人作呕。我开始以为这是正直,确实,但这也是最大的软肋:既看不起圆滑,又做不到圆通,而最重要的是始终做不到置身事外,狠心不下舍弃那些变得花花绿绿光荣而又卑劣的荣誉,总想透过那层黑暗内幕,证明自己的光亮。
每个人都有值得骄傲的光辉,它能在你快要昏聩低沉下去的时候,照亮你眼前的路。而有些人和事就是掐住你的脉搏要消磨掉你的光辉,让你不得不低头,让你也蝇营狗苟,直到成为连自己都厌恶的人。
光明与黑暗总是相伴相生,那些让你痛恨不耻的东西却也在一直逼着你不断向前。没关系啊,做不到人情练达,我们仍旧可以做好自己,追求美好,追求心中的光。不懂得奉承甚至连低头都不愿做到,那又怎样,没取得能够胜任的荣誉,却收获了超出荣誉的能力,不是更应该欢呼庆幸么!
每一个令人惊诧的结果其实都有根可寻,看透一切,却不会为这一切的种种不堪而折毁自己。黑暗尽管存在,可当心中的光明足够强大,黑暗就只是丑陋的苟且快活,它还是它,却被正义桎梏在角落,永远见不得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