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讲过多少次了”,“你为什么都记不住这样”,这样的话语是不是很熟悉?父母在辅导孩子作业或者养育孩子过程中经常会说。为什么?因为我们的父母也是这样“嚎叫”过我们。当情景类似时,我们便爆发了,这就是“潜意识”。荣格说当你的潜意识控制了你的意识的时候,他就是你的命运。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事情,当你认为那是无缘无故的无明业火时那实际就是你的潜意识已经控制了你,你所以父母经常跟孩子说的话是就是潜意识的控制,是你过往的经历在控制你。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孩子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体,他有自己的思维思维方式和判断标准,他有自己的思想,所以父母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因为没有一劳永逸的教育方法。在学习过程中,父母向孩子展示出自己的决心和学习的乐趣。当父母的自尊水平上升,就不容易拿孩子出气,孩子自尊水平也上升。就有更好的自律能力,一个家就是从这样的恶性循环到良性循环。
这本书是樊登老师把她他讲过的17本与教育有关的书汇集到一起,我读完之后感受非常深刻,其中《翻转式学习》和《不吼不叫》《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如何培养自己的社会能力》这四本书,我打算认真的看一遍。下面我把对我影响较大的观点整理如下。
一 无条件的爱。
1 我们要像对待成人一样对待孩子,不吼不叫。
假如说有习近平主席在你旁边,你会对孩子大吼大叫吗?或者今天是你人生的最后一天,你会对孩子大吼大叫吗?
尹建莉老师说我从来没有打骂过我女儿,没有什么错误是需要打的。
在遇到分歧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学会向孩子妥协,千万不能觉得自己一切都是对的,孩子不是家长的附属品,在教育过程中不能总是指点孩子,而是要想办法提高自己的修养。
比如有个孩子喜欢摸着扶手下楼,但扶手很脏家长很生气,这完全可以解决,把拿毛巾把扶手擦一遍,既做了公益,又让孩子尽情玩了。还有的孩子喜欢捡树叶,喜欢吃手,家长阻止孩子就哭闹,这没关系,如果怕孩子吃到脏东西,那就把它擦一遍,再让她吃。
2 每个孩子气质不一样,关键词:享受。
有的还无论孩子内向还是外向,家长都要享受引导这孩子长大了的过程,珍惜家里的每一个人。对于内向的孩子,调动他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帮忙,让他分担一些家务,让他感受到自己为这个家做的贡献,他会非常开心。也要经常跟孩子讨论问题,征求他的意见,让他参与到家庭生活中有价值感。
3 母爱的羁绊,这个是让我特别惊讶的一本书。母亲对孩子的影响特别巨大。
自恋是一种人格障碍,如果妈妈有自恋人格,就会导致孩子有以下特征,
*总觉得没人爱自己
*而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好,不会表扬自己。有些白骨精工作时候特别拼命,但自我评价很低。
*女孩子容易空虚,不知道该干什么事。
*总是不自信。
如果一个女生在这四个方面有强烈的感受,就要思考一下是不是母女之间的关系存在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自恋妈妈表现出来的特点就是经常会对你而说,你难过什么呀?别哭了,应该坚强一点,或者说你要做的再好一点,下次你努力,你就可以表现得更好了,你还可以再瘦一点,孩子就会不停地做各种事情去取悦妈妈,但就算做的再好,依然得不到妈妈的欣赏。
妈妈不能与孩子是朋友,闺蜜,姐妹,而应该是孩子成长的引导者。
4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在叛逆时期,孩子需要特别的关爱。
很多父母都说没关系,这是一个叛逆期,过去就好了,这是不对的。实际上你这是在消极被动地等待孩子的叛逆期过去,孩子可能叛逆的越来越严重。
首先我们要理解孩子为什么会叛逆。
很多原因都会引发叛逆,但本质上都是因为孩子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想法和情绪,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那首先父母要学会倾听。
①在倾听中表达出理解和爱。孩子说的时候,父母不要总想给孩子建议说,你应该怎么样,这种话说出来就是带着评判的态度听孩子说话,让孩子容易放弃讲述,因为你又开始上课了。
②不要给予未经请求建议孩子没有问你应该怎么做,你就不要说你应该怎么做,这话不是倾听的语言。
③不要轻易跟孩子谈论家长自己的感受和经历,孩子在讲他的事,你却在想你要讲的事。
④不能忽略孩子的感受,让孩子觉得她的痛苦并不重要。
⑤父母一定要克制住自己内心的负面情绪,多看到孩子的优点和积极面,你才能认真倾听下去,倾听特别关键。
在孩子的叛逆期,家长要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因为父母对一个孩子的行为和态度以及生活方式影响最大,所以照顾好你自己的情绪,就是对孩子的负责任,让自己状态变好,还是叛逆就会变清,你要经常问自己:我对孩子微笑了吗?
对孩子眨眼睛了吗?
有没有拍拍孩子?
有没有跟孩子站得很近?
有没有对孩子说我爱你,跟孩子目光接触,然后拥抱他点头握手?
给予孩子表扬。
给予孩子赞美。
安排孩子的生日聚会,给她各种仪式体验。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是美国总统就在你的身边,你还会对孩子大喊大叫吗?
或者是你想一想,这是你最后的一天,这就离别的日子,你还会与孩子这样度过今天吗?
其次,超越权利之争。
父母不能觉得“我是你的父母,所以你必须听我的”,当孩子逐渐长大,他们有自己的选择的权利,所以要给他充分的自由和自主。权利之争总是会导致两败俱伤,而且孩子会强烈感觉到父母不爱他。
避免权力之争的重要工具就是无条件的爱。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要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永远爱她,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共同协商来解决,因为目标是一致的,大家的目标都是爱这个家。父母越是放弃掌控权,对孩子积极影响就越多。放弃对孩子的控制,才能获得更多的掌控,全部强迫孩子听话,孩子才会听你的话。
家长一定要学会向孩子妥协,家长并不是一切都是对的。
最后,一定要多表扬孩子。表扬的方式特别有助于塑造孩子的行为,但是表扬一定要真诚,说出事实具体化。月及时表扬越好,而且表扬要多样化,见机行事。
孩子在父母眼中有问题,他才有问题。
早日让孩子意识到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去管理自己的学习,因为这是他的事。
二 与孩子一起成长
让孩子远离焦虑,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父母容易对孩子说你要自己努力,不然将来没人帮你,或者咱家没钱,爸爸也没有多大能力,你得靠自己改变命运。家长这样告诉孩子,当时孩子为之一振,努力学习了,但长此以往,她内心有东西被破坏了,那就是安全感,没有安全感,孩子就容易产生焦虑。
孩子的焦虑是有一些表现的,有的孩子特别担心未发生的事,比如他常用的句式就是这样,“如果(发生了不好的状况),我们怎么办?“”
父母的过度控制特别容易让孩子产生焦虑。比如说总是问孩子冷不冷,疼不疼,有没有人欺负你,其实孩子生活没有那么糟糕,你不能老是担心孩子,让她觉得生活好像处处是陷阱。
总是拒绝或是批评孩子也会让孩子焦虑。比如说孩子说饿了,家长立即反问,你刚吃完饭怎么会饿呢?
那如何减轻焦虑呢?
首先就是行为奖励。让孩子愿意接受挑战,或者他的一个行为,只要部分成功了,家长也会给他肯定和承认,让孩子知道很多正面的情感,他理解这个词语之后,就会找到成就感。比如他玩完玩具,把它还原收好,你可以告诉他,你刚才这个行为就叫自律,你懂得自己管理自己,有秩序感。
其次管理好自己的焦虑,不要把自身的焦虑转移到孩子身上,因为孩子能够感受到父母的焦虑,孩子的感受力特别强,能完全感受到你的状态是什么,父母首先要能平静,提高自控能力。提高家庭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技巧,通过民主、沟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大喊大叫,孩子处理问题的方式是从爸爸妈妈身上学到的。
有四个思维方式可以帮到我们:
第一个思维方式叫做你想的事未必会发生。
第二个是你想的事未必是事实。
第三个是思维方式决定自己的感受。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统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反应,当价值观不稳固或者不正确,我们会把一个小小的痛苦变得特别大。而当价值观稳定时,即便是身处困境,依然可以露出安详的微笑,对他人的帮助表示感恩。
第四个是要对抗全有或全无。生活中很多人会因为一件事特别高兴,也会因为一件事特别不高兴,其实同样的事,他未必完全是个好消息,未必完全是个坏消息。当我们看透全有或全无时,才能达到中庸,才能知道生活中发生什么事,就处理什么事,只要保持正面即可。
如何管理孩子的焦虑?第一步理解孩子的感受,不去否定孩子,比如说妈妈知道你现在很难过,你现在有点儿紧张,这很正常,因为妈妈也会紧张,这是理解感受,而不是说你别紧张,你别难过,这事不要紧,做坏了也没人说你,这就是给他带来压力,让他变得更焦虑。
让孩子学会自己做主,他自己决定自己要干什么。
还有多鼓励他,永远自信,即使在犯错的时候。帮助孩子自信,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害怕我也能做,我害怕这件事,但我照样能做,这就叫勇敢。
了解孩子的想法,知道他们为什么焦虑。
不要设定过高的目标,不要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没有期望,反而会带来惊喜。过高期望只能带来压力,压力带来不安全感,不安全感的结果就是寻找安全,寻找安全的结果就是带来平庸。
要让孩子有掌控的感觉,不断地去扩大它的舒适圈,尝试各种他没有做过的事。给他掌控的机会和成就感。
不要强迫孩子面对恐惧,孩子应该在安全的环境中长大,而不是在恐惧的环境中成长,用恐惧的方法让孩子摆脱恐惧,最后结果反而是他更恐惧,不要对他有过度的担心,他会处理好自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