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我发到朋友圈的跟儿子的一段对白:
我:儿子你觉得我这个妈妈做的合格吗?如果10分的话,你给我打几分?
儿子:我觉得你做得都挺不错的,是个合格的妈妈,要是打分的话,我给你打8.5分~
我:离10分还差1.5分,我怎么努力才能到10分妈妈呢?
儿子:你太温柔了,给你减1分。
我:温柔?你是说我应该跟爸爸一样对你严厉一些?你犯了错误就严厉的批评你吗?
儿子:恩,对,严厉的批评!另外0.5分,是当爸爸骂我的时候,你要是觉得我有点儿责任,只要有一点儿责任就别护着我…骂得过分也别护着我…
我:那要是你没错呢?
儿子:要是你觉得你特别特别有理,认为我没有责任,那你就可以跟爸爸辩论…
我:好吧,我听你的
圈里的评论如潮,纷纷赞扬儿子懂事,有觉悟。一个9岁的孩子能有这样的意识也实在是很难得的了。
很欣慰孩子能说出在自己犯错时希望我这个做妈妈的能够给予严厉批评,这说明孩子渴望优秀,崇尚进步,值得点赞。
由此延伸出来的另一个点,其实是在孩子爸爸批评指责孩子时我的护犊子表现。在本质上,父母双方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当着孩子面,唱反调肯定是不对的。我不知道孩子在这个问题的本质上究竟能理解认同多少?但我明白在很大程度上,孩子有这样的想法,出发点是为了不让爸爸发怒。
讲一件近两天发生的事情情景再现一下吧。早上30分钟的起床、洗漱、吃饭的时间,儿子在按部就班的做着每一件事情,并没有玩耍做不该做的,爸爸看着时间一个劲儿的说着:"别墨迹!看时间!你怎么就那么慢,做事那么费劲呢……自己看着点时间,快点…"
这样的唠叨从起床开始一直被念叨着,而且还总是进行指责,语气充满了不耐烦,语调也时不时地被提高八度…儿子不时的"嗯"、"啊"、"好"、"知道了"…做着机械的回答。
我的观点是,既然要晚了,做家长的起到提醒义务,就一句"儿子,我们快迟到了,加快速度"就好了,没有必要把要迟到这件事像写作文一样写成一篇2000字的议论文吧。说教、指责、埋怨、挑刺在我看来统统都是带有负能量的废话!于是,我不耐烦的说了一句:"这一大早上唠叨的…"而且语气绝对是属于自言自语型的。
谁知,孩子爸爸酝酿着怒气,对着忘了拿水杯正要往外走的儿子大发雷霆,手指着儿子的脸,大声的说:"杯子又忘了!你就这么墨迹!我告诉你,你要是自己不看时间再墨迹,以后别想让我送你!"儿子战战兢兢的拿了杯子跟着爸爸走出门外…
我收拾好,前后脚的功夫,我下到车库,居然没找到车,打电话问在哪里,得到的答复是,"送不了你了,自己想办法吧!"
我愣在那里,浑身发着抖…
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可能价值观不一样吧。我认为不值一提的小问题小毛病可以睁只眼闭只眼,提醒一句就完了,毕竟人无完人,只要不触犯原则性问题我觉得都不是问题,孩子嘛,毕竟小,哪能样样被要求的完美无瑕呢?孩子爸爸却总是小题大做。不断唠叨、指责、说教…如果我插个嘴,替孩子说个话,爸爸就会更加变本加厉的去吼叫孩子…
我的担心主要有两点,一是不断的指责唠叨挑毛病会让孩子自信全无;二是孩子会为了不让爸爸发火而去违心做一些事情,特意讨好,而不能真正做自己,从小不断的被压抑势必会造成将来的大爆发。
孩子为了不让爸爸爆发,而不让我去护着他。这样的"懂事"难免让人感觉太心疼。
记得有一次,我跟爸爸吵架,闹得很严重,当着孩子的面说出了最不应该说的话。孩子哭着跟我说,让我跟爸爸道歉。我诧异的看着孩子"你觉得是妈妈的错还是你想让妈妈道歉而哄爸爸开心?"儿子哭的更厉害,断断续续的说"哄爸爸开心…"我的心已碎了好多片。
我不知道有目的性的"懂事",为了讨好他人的"懂事"会对孩子将来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但是我知道,孩子一定不能开心的做自己。不能做自己的孩子活的又有多累?可能是我替孩子想得太多,或许是我"小题大做"了吧.
在教育孩子的这条大道上,我跟孩子爸爸都是未毕业的学生,各有各的教育方式,各有各的价值观,各有各的性格,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教育理念。
爸爸很细致,在生活中对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但就是脾气不好,易怒,爱唠叨。爸爸眼里看到更多的是孩子的缺点与不足。爸爸就觉得只要孩子有错就应该指责出来,提醒过多次的问题再犯就要严厉的批评!几乎没有一天孩子没有被爸爸不耐烦的指责过。难道真的是孩子问题太多?还是仅仅是为了爸爸自己的控制欲望能够得到满足?
而我是一个粗线条的人。可以容忍自己或者别人的小小的不完美,因为我认为生活就是由一个一个的不完美组成的,太过完美反而是一种缺陷。我满眼都是孩子的优点,爸爸对孩子一句不耐烦的语气,我都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不去和爸爸闹不愉快…在我看来,孩子的小毛病没有必要一提再提,甚至极力想去帮助孩子做改变,使孩子成为大人心里的样子,那他还是他自己吗?
孩子做出的反应,往往是家长教育方式的反衬。我最怕的是自己的孩子变成那个乖巧懂事,但又心里最苦的娃。
#就当是个记录,等孩子长大后再回来撰写续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