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6日,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题研讨班在北京开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并作开班报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石泰峰主持。此次研讨班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经济领域的理论创新与实践突破,为新时代经济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乡镇基层工作人员,我们需深刻领会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要义,将其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
一、坚持党的领导,锚定经济航向
丁薛祥在报告中强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我国经济航船行稳致远的根本保证。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党的领导与经济工作的内在逻辑。从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到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从“一带一路”倡议的全球影响力到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无一不彰显党的领导在经济领域的决定性作用。例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马兴瑞在推动边疆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始终将党的领导贯穿于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生态保护等各环节,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了鲜活样本。作为乡镇干部,我们需强化“四个意识”,将党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具体工作举措,确保经济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二、践行人民至上,厚植发展根基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鲜明底色。丁薛祥在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一理念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实践中得到生动体现。例如,某省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使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超10%,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作为基层干部,我们需将群众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通过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就业创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举措,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经济发展成果真正转化为民生福祉。
三、贯彻新发展理念,激发创新动能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要求。丁薛祥在报告中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这一要求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已取得显著成效。例如,某市通过建设5G基站、推广工业互联网,使制造业智能化水平提升30%;某省通过发展光伏产业、推进碳汇交易,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作为基层工作者,我们需立足本地实际,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集群,同时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引育,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四、强化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安全
习近平经济思想强调系统观念与底线思维。丁薛祥在报告中指出,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这一理念在金融监管、粮食安全、能源保障等领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例如,某省通过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地方债务管控,有效防范了系统性金融风险;某市通过完善粮食储备体系、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保障了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作为基层干部,我们需增强风险意识,在推进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工作中,既注重经济效益,又兼顾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确保发展行稳致远。
五、改进工作作风,确保落地见效
丁薛祥在报告中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改进工作作风,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这一要求直指当前经济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例如,某省通过开展“基层减负年”活动,减少文件会议、优化考核指标,使基层干部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为民服务中。作为基层工作者,我们需坚持实事求是,以问题为导向,深入调研、精准施策,同时加强政策宣传与解读,凝聚群众共识,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题研讨班的举办,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党的经济理论、提升工作能力的宝贵契机。作为乡镇干部,我们需以此次学习为契机,将习近平经济思想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