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内向胆小有办法改变吗?湖南康达心理诊疗中心专家为您解答
“我的孩子很胆小,遇到亲戚不会打招呼,表现得比较抗拒怎么办?”
“孩子内向有什么解决办法吗?害怕他以后融入不了社会。”
“我孩子不爱和亲戚打交道,也不喜欢交朋友,我该怎么办啊?”
“孩子太内向了是发育有问题吗?要做什么检查呀?”
在我们一贯的认知里,为人大方、善于社交、积极融入团体是被推崇的,是“好的”表现;而内向、逃避社交、只想一个人待着,这样的表现是“不好”的,是需要改变的。
所以当孩子有内向的表现时,很多家长都会用一些强硬的手段去“帮助孩子改变”,比如强行让孩子去参与社交、指责甚至打骂孩子等。
湖南康达心理诊疗中心专家提醒: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首先要改变“内向不好”的观念,实际上,内向只是一种性格表现,跟孩子的人格品质、道德情商智商等的其实没有联系,更不能决定孩子以后的人生发展。其次,家长不要强迫孩子去“变得大方外向”,而是应当充分理解和尊重孩子的性格,并给予孩子陪伴和支持。
澳大利亚一个儿童追踪研究显示,如果周围大人给予温暖的支持,不过早地硬推这类孩子去社交,那么童年害羞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其实会有不错的社交能力,也不再焦虑抑郁。
但如果父母用一种让小孩感到自责焦虑的方式去促使小孩社交,那么小孩的退缩程度反而会越来越高。
对内向的孩子有了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家长就可以开始引导孩子,帮助他们克服对社交的恐惧,更轻松地与人交往了。
1、创造轻松的社交机会
内向的孩子通常不喜欢过于热闹或陌生的社交场合。家长可以从小范围、熟悉的社交活动开始,逐渐帮助孩子适应。比如,邀请一两个小朋友到家里玩,不需要强迫孩子立刻参与,而是给孩子自由的空间。让孩子逐步感受到和别人玩耍并不那么可怕,他们可以慢慢参与,也可以选择在一旁安静地观察。这种低压力的社交方式,有助于孩子逐步适应与他人相处。
2、关注孩子的兴趣和擅长领域
很多内向的孩子都有自己特别感兴趣的领域,如艺术、科学、阅读等。家长可以通过孩子的兴趣作为桥梁,鼓励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与别人分享。比如,小云很喜欢画画,妈妈可以鼓励她将自己画的画带到学校,分享给老师或同学,这不仅可以锻炼她的社交能力,还能增强她在社交中的自信。
总而言之,家长要认识到,内向并不等于不合群或者缺乏社交能力。每个孩子都有自己适应社交的节奏。家长要耐心等待,给孩子时间去慢慢适应,建立自信。当孩子发现自己在熟悉的环境中也能交到朋友,他们会变得更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