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

哥哥打电话问我借阅《认知觉醒》和《认知驱动》这两本书。老实说,要不是他打电话,我都快忘了我还买过这两本书。因为马上就要被借走的紧迫感,我迅速的浏览了书中吸引我的地方。

我接收到的信息和我在播客上接收的部分信息是重合的——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并且,马上行动。清晰力才是行动力。

还有我很久以前就想过要做,却一直没有做的事——写。书中总结的很到位:早冥读写跑。

还有我一直以来的感受——痛苦。其实是成长的另一种提醒方式。

相当于是很多经典书籍,经典思想的汇总、摘抄和拓展。

我一直认为自己的思考力有很大的欠缺,读过的书,看过的文字,当下感受很深刻,恨不能自己穿进去,成为刻骨铭心的当事人。但,过段时间或者过一会儿,就会忘的一干二净,只有再次碰到类似内容时,才觉得似曾相识,好像我曾经见过、思过。本书中指出了方法:联想-连接。

用自己的语言提炼阅读的触动点-这个触动点关联自己的生活-转化为行动。多问自己几次,这个道理还能用在哪些地方?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我最缺乏的就是这几个点,读的很快,过眼不过心的读完了,除了有趣的故事情节,一概不知道在讲些什么。因为没有思考过,没有动过脑筋,只是为了自己的阅读快感。我没有问过自己为什么,这些可以应用在我生活中的哪些场景。可能当下最多浅想一下,就过去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逐渐变得难以控制。以前很容易记住的内容,现在,一个闪神就能忘的干干净净,就跟失忆一样,完全想不起来。有多可怕!(想结婚生子的女孩们,慎重!)

这本书也肯定了我一直以来的情绪——痛苦。没错,是痛苦。怀孕后,就一直处在痛苦的状态,直到生完女儿,女儿长大,马上要奔向她的小世界。痛苦,一直围绕着我,挥之不去。而我在这些年,一直都无力改变。改变的只有我的睡眠、我的状态——整夜整夜的睡不着。我都认为自己是不是不合群的?是不是异类?为什么永远是不开心的?群殴清醒的感知自己,却得不到任何肯定和认可,在痛苦和自我怀疑中,渐渐老去。今天,我释然了。我只是太渴望成长,我只是不想再被束缚在这种怪圈中。

当然,我也是有变化的。虽然没有想得太清楚,但是,今年,我行动了。不论结果,不管好坏,我行动了。我迈出了改变自己的第一步。我不再像以前一样那么那么的焦虑,我可以不依靠外力,自主入眠,虽然还有些困难,但是我做到了。这是我的改变,是2025给我的第一个友好的信号。我相信,后面会越来越好。也一定会好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