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别裁上》南怀瑾(更新)

对于内心浮躁,古文其实便是一方妙药,愈读愈静,起初对于论语,怀着一颗崇敬之心,认为如果我不能安静下来便不能体会到其所要表达的内涵,但是其实恰恰是这种想法阻碍了我们去亲近它,用平常心去读去感悟,如春风化雨般一点点滋润自己,其实慢慢的便会沉静下来。南怀瑾先生的解读,令人有茅塞顿开之感,恨不得将其所言都能记录下来,然文字颇多,便取其中我之前所误解的,还有极好的观点进行了摘录,仅个人观点,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学而第一:(个人求学的宗旨)

  以全部《论语》来讲,它本身就有一贯的系统,完全是对的,我们不需要以新的观念来割裂它。

  中国历史上,每逢变乱的时候,拨乱反正,都属道家思想之功;天下太平了,则用孔孟儒家的思想。

  “仁之所至,义所当然。”

  “知我者《春秋》,罪我者《春秋》”——孔子

  “齐家”既是社会思想。中国“齐家”的家,不是到教堂中一结婚就成了家的家,那是西方文化小家庭制度的家。过去的中国文化是大家庭制度,有宗族,有祠堂,所谓五世同堂,聚族而居。大家庭固然有许多的小毛病,但也有它的好处,像宗族的发展,即由此而起。

  “敬事而信”,敬事,对一件事认真的做,一项职务宁可不接受,既然接受了就要认真去做,现在就有许多人不敬其事的。

  所谓做学问,是要从人生的经验去体会,并不是读死书。假使一个人文章写得好,只能说他文学好;这个人知识渊博,只能说他“见闻广博”,不一定能说他有学问。一个人即使没有读过书,可是他做人做事完全对了,就是有学问。

  “君道”“臣道”“师道”

  “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谨慎和拘谨是两回事,有些人做事很拘谨,过分了就是小器。吕端是宋朝的一个名宰相,看起来笨笨的,其实并不笨,这是他的修养,在处理大事的时候,他是绝不马虎的。

  孔子在《礼记》中“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凡是人的生命,不离两件大事:饮食·男女。一个性的问题,一个生活的问题。而“食色性也”是与孟子同时的告子所言,并非孔子。

  “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愿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原心不原迹”,就是只看他的心孝不孝。比如一个人很穷,想买一罐奶粉给父母吃,但是实在没有钱,买不起,因此心里很痛苦,只有希望以后慢慢存钱买给父母吃。只要有这个心,只要他的这份情感是真的,我们就不能说他不孝。“原迹贫无孝子”,如果一定要在事实上物质上有表现,那穷人家里就没有孝子了。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你能够思想,你就存在。

      ————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这里的重是自重,现在来讲就是自尊心,自信。当一个人没有自信心不重视自己,学则不固,学问是不稳固的,这个知识对你没有用,因此我们必须建立起自己的人格,自己的信心来。

而“无友不如己者”并不是交朋友不要交到不如自己的,这样的解读过于势利了,应该是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人,不要认为任何一个人不如自己,上一句是自重,而这一句就是尊重他人。我们要自尊,也要尊重每一个人的自尊心。而人与人相交,各有各的长处,所谓“不因其人而废其言,不因其言而废其人”,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其长处,我们应该用其长而舍其短,所以“过则勿惮改”,知错就改,善莫大焉,敢于试错,敢于改错。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慎终追远,并非所言孝道,古人所言,慎其终者,是说对过去了的,死了的先人,我们要怀念他,则民德归厚矣,将其解释成,如果大家都能孝顺父母,孝于祖宗的话,社会风气就趋于厚道了。

这是有问题的,意思对,但牵强附会。“终”就是结果,“远”就是很远的远因,用现在的话说,一个人要想有好的结果,不如有好的开始。“欲慎其终者,先追其远。”每件事的结果,都是由那远因来的。佛学中“菩萨畏因,凡夫畏果”,也是如此。所以慎终追远,是说与其要好的结果,不如要好的开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西方俗语,而当大家明白了这个道理,则“民德归厚矣”,社会道德的风气,自然就归于厚道严谨了。

  “温良恭俭让”,让,谦让友好,理性,把自己放到最后的。

  “世事正须高著眼,宦情不厌少低头”,对于世态的变化,未来的发展,要有眼光,要看的远大。“宦情”是做官的情态,要有人格,并不讨厌“少低头”不能将就人家,要疏通知远。

  在《礼记》中有一篇《经解》,“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平易善良),《乐》教也;絮静精微,《易》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属辞比事,虽然古代的社会形态与我们不同,但原则却并无两样,所以读了春秋,知道某一件事发生过,古人也曾有这样一件事情,他的善恶,处理方法都知道,即“比事”。

        ————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礼之用,和为贵”,即礼的哲学。礼是中和作用,说大一点就是和平。人与人之间是会有偏差的,事与事之间彼此有矛盾;中和这个矛盾,调整这个偏差,就靠礼。法律也即力的作用,无礼无序,“和为贵”,就是调整均衡。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无论大小事宜,以礼处理,失去了礼的精神会出毛病。而对一件事,“知和而和”,了解他的中和之道,而去调整它,所以礼义的基本精神,是调节一件事物,中和一件事物,但是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又要重新调整。

  哲学大致分为两个范围,以中国道理来讲,一个是形而上的,一个是形而下的;所谓形而下的,是宇宙一切学问都包括在内;形而上的,中国人叫做“道”。

      ————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说明学问的道理,并不是只读死书,而是注重现实人生中的为人处事。孔子说生活不要太奢侈,“食无求饱”,尤其在艰难困苦中,不要有过分的满足奢侈的要求。“居无求安”,住的地方,只要适当,就能安贫乐道,不要贪求过分的安逸,追求过分的享受。“敏于事而慎于言”包括了一切责任,要敏捷马上做。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指做玉石的方法,做玉器的第一步,用锯子弄开石头叫做剖,也就是切;找到了玉,又用锉子把石头的部分锉去,就是第二步叫做磋;玉磋出来了以后,在慢慢的把它雕琢,即琢;然后又加上磨光,使这玉发出美丽夺目的光彩,就是磨。切,磋,琢,磨,这就是譬喻教育。一个人天生下来,接受教育,然后慢慢从人生经验中去体会。

  “告诸往而知来者”,懂了过去就要知道未来,即诗的精神。




  为政第二:(为学的外用)

(康熙八岁当皇帝,十四岁亲政,六十九岁去世,在位六十一年)

  为何称历史为“春秋”,而不为“冬夏”呢?——中国的文化是自天文来的,我们知道一年似的的气候是不平均的,冬天太冷,夏天太热。讲昼夜,白昼在冬天太短,在夏天太长,都不平均。只有在春天二月份和秋天八月间,“春分”“秋分”两个节气,就是在经纬度上,白昼黑夜一样长,其后不冷不热很温和,所以称历史为春秋。

  “其所由来者渐矣”总有个原因的。

  “思无邪”,人的思想一定有问题,不经过文化的教育,不经过严正的教育,不会走上正道,整理诗三百,为了思无邪。

  不管是为政还是做事,是要靠人生经验的积累,而人生经验积累成什么东西呢?——人情世故。“人情”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性情,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的感情。“世故”就是透彻了解事物,懂得过去,现在,未来。

  —— “慷慨捐躯易,从容就义难”

  何谓孝?“父母唯其疾之忧”——对父母能付出当自己孩子生病的时候,那种程度的关心,才是孝道。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游那一则,孔子所言,现在的人不懂孝,以为只要能够养活父母,有饭给他们吃,像现在一样,每个月寄钱回去,老太太老先生虽然在家里孤孤独独,“流泪眼观流泪眼,断肠人对断肠人”。看到钱也会有些许欢喜。所以现在的人,以为赡养父母即为孝,但是“犬马皆能有养”,饲养一只狗一匹马都要给它喂饱,所以光是养而没有爱,不是真孝。孝顺不是一种形式,并不等同于养狗养马。

子夏那一则,孔子所言,“色难”,即态度问题,上面那一则中就有“不敬,何以为孝”就是态度问题,“有事,弟子服其劳。”有事的时候,做后辈儿女的,看见父母扫地,接过扫把来自己做。“有酒食,先生馔”,有好吃的,就拿给父母先辈吃,“曾是以为孝乎?”这样就是孝么,替长辈做了事,让长辈吃上好吃的,不一定就是孝了。为何?因为“色难”,态度很难。就像一个人下班回家很累了,而爸爸躺在床让他倒一杯水,做儿女的水是倒了,但端过去时,沉着脸,冷着脸,把茶重重的一搁,父母会很难过。

  ——“温故而知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

  何谓君子?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少说空话,多做实在的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周包罗万象,对每一个人都一样

“看得破,忍不过。想得到,做不来。”南怀瑾先生这里举了一个香烟的例子,很通俗也很直接,明明知道抽香烟是不应该抽的,即“看得破”,但是兜里总是揣着一包香烟,这是“忍不过”;而对于很多事,理论上认为都对,但是做起来就觉得不行,就是“想得到,做不来。”




八佾第三:(把第一与第二结合,以个人的内圣为学,乃至于外用的为政,综合起来的文化精神)

  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开始变坏,是由有权势的人所引导的。所谓乱自上生。

  国家不怕亡国,亡了国还有办法复国,如果文化亡了,则从此永不翻身。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所谓“绘事后素”,绘画完成后才显出素色的可贵。而这句话延伸到人生哲学中,就是一个人从绚烂归于平淡,好比装修一间房,一定要留适当的空间。

而这里的“素”,即平淡。“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所谓大英雄,就是本色平淡,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就是最平凡的人。尝过世间百味,最后归于平淡。

(  管子“民以食为天”,即为饮食的问题。)

——  “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个人真的做坏人,做坏事,怎样祷告都没用,任何菩萨都不能保佑你。所谓自助天助,神是建立在自己心中的。换句话说,人有人格,尤其需要心理上建立起人格,不受外来的庇护。假使近教堂,上帝就保佑,那么上帝首先就翻了接受贿赂的罪过了。

  (每个月的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月暗为晦。) 

——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自己所做,总会有些是非言语,你尽职尽责,偏生有人觉得你谄媚虚伪,若是不坚定的,便会动摇,受环境影响而改变自己,而我们其实应该像《逍遥游》里的那个宋荣子“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建立自己的人格,有自己的见解,扪心自问而无憾即可。

  诸葛的诫子之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成才,非京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

诸葛先生的这一篇《诫子书》充分体现了他的儒家思想的修养。他教导儿子以“静”来做学问,以“俭”修身,俭不仅是节约用钱,自己的身体与精神也要保养,简单明了干净利落,即为“俭”。

“非淡泊无以明志”,养德;“非宁静无以致远”,修身。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是求学的道理,心境要宁静才能去求学,才能要靠学问培养出来,而学问从哪里来?“非静无以成学”,你安静下来学的进去。

“慆慢则不能研精”,慆慢也就是“骄傲”的这个“骄”字。其实骄傲两个字是分开用的:没有内容自以为了不起的是骄,有内容但看不起人的为傲,其后连起来即为骄傲。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在现在中对于“淫”的解释过于狭隘了,在古文中的“淫”,有时候是广义的解释:淫者,过也,就是过度了。譬如原定讲两个小时的话,如果讲了两个半小时,把人家累坏了,在古文中就可以写到:“淫也”;又如雨下得多了,就是“淫雨”。所以关雎乐而不淫,就是不过分。中国人素来对于性,情以及爱的处理,有一个原则,就是所谓“发乎情,止乎礼。”只要合理,即不会成为罪恶。(修身要把握诗的感情,从政也要把握诗的情操)

——“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已经做成的事不用再说了,已经在做的事情不要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情也不必再追究了。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与多人做人做事过分尖刻或者凉薄,什么是刻?所谓“察察知明”,为人过于精明,坐部下的就不容易发挥他自己的才能。因此中国古人在政治领导上都采用道家老子的思想。

在这里南怀瑾老先生举了一个例子,唐明皇因为安史之乱从京城逃走,一直逃到了四川成都,终于靠郭子仪打败了安禄山,收复两京,还都。郭子仪也因功封王,唐代宗把公主下嫁给郭子仪的儿子。有一次小两口吵架,郭子仪的儿子就说,公主有什么稀罕,你父亲的天下,若不是我父亲替你们打回来,还有你公主当么?这句话确实过分了,公主气不过,回宫去报告唐代宗。郭子仪听了儿子的报告,也吓坏了,马上把儿子绑起来送进宫中。唐代宗知道后安慰了女儿一番,看到郭子仪把儿子绑进宫来,他对郭子仪说,他们小两口吵架是年轻的常事,你去管他干嘛?

正所谓“不痴不聋,不做阿姑阿翁”,当一个人有“察察之明”,下面部下就难为了。这是八佾的最后一篇,引用孔子对于那个时代的批评作为结尾,别有韵味。

  里仁第四:(我们做人的立足点处于仁道)

  “里”的意思是自处,处世,处人,尤其是自处,都要有“自处之道”。“里仁”:我们随时要把修养,精神放在仁的境界。

  万物只有三个理则——体、相、用、就如一个茶杯,玻璃为“体”;形状为“相”;功能为“用”,即为可以盛液体的东西。以孔子的思想为体,以论语这笨书为相,研究其用。所谓体,是内心的修养,如何做到仁、爱人;仁的用,有推己及人的精神,心胸宽大,包容万象,能够感化他人,即为仁的用。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没有达到仁的境界的人,不能长久处于简朴的环境中。所以人的学问修养,到了仁的境界,才能够像孔子最得意的学生颜回一样;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不失其节。没有真正修养的人,不但失意忘形,得意也会忘形,没有中心思想。

  ——“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即为喜欢这个有才能的部下,但是又不能提拔他、奖励他;讨厌那个坏的部下,又不能去掉他。而孔子所言“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有“仁”的修养的人,是真的能爱人,也真的能够讨厌人。

随后又言“苟志于仁矣,无恶也。”一个人真的有了仁的修养,就不会特别讨厌别人了,好的人固然要去爱他,对坏人也要设法去改变它、去感化他。所以一个真正有志的人,看天下没有一个人是可恶的。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一人如果志于这个道,而讨厌物质环境的艰苦,不想穿坏衣服,怕没有好的东西吃,换句话说,立志于修道的人却贪图享受,就没有什么可谈的了。细心为他的心智已经被物质的欲望分占了。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一个人基于利害而做人做事,最后招来的是怨怼;对于朋友,若是以利害相交,最后大多也是以怨恨终。

  天下万物都在变,随时在变,没有不变的事,时间也是,空间也是。南怀瑾老先生常告诉年轻同学,不要怨恨,也不要牢骚,年轻人不怕没有前途,只问你能不能站得起来。(就像我也未曾料到,从图书馆归家途中的我,因为心急再加之雨天路滑,以及还粗心大意的忘了带走伞,结果从电动小黄车摔出去一身的伤,现在本应在图书馆的也趁此机会偷了个懒。往往意外就是来得那么猝不及防,回想当时我的模样,眼睛都哭肿也哭红了,没有伞流着血淋着雨实在是狼狈,但事情过去了之后就没什么了。)

——“时哉!时哉!”

时机而已,如同赶公交车一样,等的久的人,不要埋怨,是自己到站太早了;有的刚刚赶到,汽车也刚刚开出去。十分生气,大骂一顿,或者是面露不愉,内心腹诽,但是埋怨有什么用?干脆等下一班第一个上去。从这一点小事,也可以了解人生,怎样去安排自己,把握时间。

公冶长第五:(记录的有孔子学生的故事,里面会谈到孔子的教育方法)

  孟子认为天下有三件乐事,第一是父母俱存,兄弟无恙,尽到了孝道和友爱;第二是胸襟光明磊落,没有对不起人,没有对不起天地鬼神的事;第三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孔子重视知人。如前面所提到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而听其言观其行,是知人的一个重要方法。

——“枨也欲,焉得刚?”

申枨这个人有欲望,怎么说是刚呢。一个人有欲望是刚强不起来的,碰到你喜爱的,就非要投降不可,人要到“无欲”则刚。

(  古人所谓”“文章”,包括美好的言行、思想、举动、待人、处世等表之于外的都叫做文章。)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子路尽管有些粗暴、冲动,但是子路的品德与武功都很好。他是后来在卫国出大乱的时候战死的:卫国发生变乱时,他刚从外面回来,本来可以躲避这场祸乱的,但是他没有逃避,他听到消息“见危授命”,更应该前去,不能逃避,之后在作战中死亡。子路在临死前一身创伤,但他认为儒者之死,应该整其衣冠。所以临命终时,抱着重伤,戴好帽子,整理好衣冠,端端正正,然后才断气。

一个人一身创伤,有自己的信仰与坚守,面对死亡也从容不惧,如此精神修养绝非偶然。而这句话说,子路最怕听见孔子讲话了,为什么?因为他怕听了之后做不到,有愧于学,道理明白了,行为也要跟得上,此即为“屡践”的功夫。

p201——“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孔子尤其佩服晏子对于交朋友的态度,他不大容易与人交朋友,如果交了一个朋友,就全始全终。我们都有朋友,但是全始全终的很少,所以古人有云;“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处处皆为点头之交,并不相干。

“久而敬之”,交情越久,他对人越有恭敬有礼,别人对他也会越敬重;而交朋友之道,其实就在—久而敬之,如今很多朋友之间会矛盾,就是因为久而不敬的关系。而提到“敬”,便可以想到中国人的夫妇之道—“相敬如宾”

“相敬如宾”,“宾”为客,对于客人无论如何都带有几分客气,如果家人正在吵架,突然来了客人,一定会暂且搁置不快先招待客人,也许面上的不快还没有完全褪去,但对客人一定客气有礼。夫妇之间,在最初谈恋爱时,对方失约等了很久,心里很不爽,但是看到对方来了之后还是会很开心的样子,并且表示再等2小时也没关系。但如果结婚了,在这样等2小时,又是一顿吵架,因为是夫妇了。所以中国人才应该“相敬如宾”,并不是说两个人之间很生疏,而是保持一定的包容,就像谈恋爱时那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723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003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512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825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874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841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812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582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033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309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450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158评论 5 34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789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0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609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440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357评论 2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