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本书的起源是看 许知远的《十三邀》里有一期访谈黄灯老师,跟其他赫赫有名的大咖相比,黄灯老师是一个素人,名不见经传,也甚少在文学史上留名,但是就是这样一个默默在高校教书的内地女老师进入了许知远的采访范畴
我对十三邀的好感度又一次上升,因为能关注到黄灯的,是对中国大学教育模式的自我审视和深度思考,尤其对于一群读二本院校的群体
由于自己也是二本院校毕业,深知院校的“课堂知识无用”“就业导向引起的焦虑”“大学时期的迷茫”......
等一系列问题深受其害;
再加上她教的是文学史,文学功底自然是极好的,所以整本书看起来像是跟一位文学滋养大家对话,她既有着对现有问题的冷峻思考,也有着教师的温柔教诲,还能在大学教育方式的独立思考和改变,能作为黄老师的学生是幸运的;
下面我摘选了几段个人人物画龙点睛之处:
我突然明白,对春艳、伟福和辛追而言,来到龙洞,并不是一场偶遇,而是自然、隐秘地延续一条既定的路径,对这些普通的年轻人而言,这是由他们来路注定的一场必然。对更多租住此地的年轻人而言,龙洞是他们青春之歌中,必然会奏响的一段序曲,六号线D出口所导向的村庄,是他们人生的必经之站,没有门牌标识的出租屋,是他们人生旅程的坚实起点。无论短暂还是长久,龙洞在他们的生命中,都必将打下深刻的烙印。
龙洞的浮夸、活力、鲜艳,昭示了广州经济、文化活色生香的一面。龙洞的背后,站着一个叫广州的城市,广州的背后,站着一个古老的中国。一群年轻人和一个城市的碰撞,一群年轻人和一个时代之间的联系,通过六号地铁线,在龙洞获得了神奇的相遇。
我无法预测每一个年轻人的去向,更无法得知每一个年轻人的生命史,但与他们共享的龙洞经验,让我愿意靠近我的二本学生,愿意从我公共课的注视、班主任的持久陪伴、私下导师制的聚焦,以及作为外省人对广东学生的观照中,记取一些年轻的身影。
我在具体的课堂中,充分感受到教育像一场慢性炎症,中小学时代服下的猛药、抗生素、激素,到大学时代,终于结下了漠然、无所谓、不思考、不主动的恶果。学生内心的疲惫和大学时代的严苛压力,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底色。作为中学教育后续阶段的见证者,我目睹孩子们被牵引成长过程中的状态,对此有着深切感受,但家长对此并不知情,中学老师在应试目标的逼迫下,也无法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负更多责任。在疯狂的追逐中,没有人可以容忍孩子的失败,现实强化的高校分层,学生也不容许自己失败。孩子们的个性、天性和生命活力,被磨灭得无影无踪,他们的面目越来越相似,早已成为工厂的标准化构件。
我明显感到,世界的丰富维度,正以开放姿态呈现在所有群体面前,如何面对世界的发言,不同群体拥有不同的声音和话语权。对年轻人而言,在真理逐渐模糊的时代,对真相的尊重,成为他们理解和进入世界最可靠的入口。单向度的金钱标准、消费主义的疯狂肆虐、信息时代对生命的占有、奴役、大学教育赤裸的就业导向,正构成我课堂下的年轻人,最真实的生命场景。
他们必须拨开这重重迷雾,冲出无数疯狂的包裹,在个体虚幻的自由中,重建生命的踏实和妥帖。尽管在各类课程尝试中,我深刻意识到,尊重个体生存体验,对接独立思维能力,打通知识和能力之间的边界,是当下大学生成长的必经之路,但面对知识密集、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中的痼疾,我无法在单一的课堂实践中,达成如上目标。“导师制”的私下实行,不过为了听到学生的真实声音,进而在真实的交流中,促成他们面对自我,坦然清理个人的经验,并能在大学阶段,实现对自己内心的整理,也让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真正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