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問一個居士:“你為誰修行,目的是啥?”
“當然是為了自己解脫啊!”居士一臉茫然,然後忽然有些領悟“我得先解脫才能來幫助他人解脫啊,如果自己不會游泳怎麼救的了落水之人呢?”
他說的貌似在理,可是,這樣想的人是成不了佛的,因為只想自己解脱的修行是特别差的,如此修行的結果就是自已死了,既没有成佛也沒有帮助得了众生。
積累功德先用來自己解脫,然後順便分给六界众生,这不是真正的修行人。看到贫穷的孩子飢餓的眾生,你第一念頭就是要去帮助他们,盡自己能力让他们快乐、幸福。如果先让自己幸福快乐,再去帮助别人,这样不可行,很难培养出慈悲心、出离心。
比方说我有一杯水,有个人特别渴,你想把这杯水给他喝,您是先喝了那杯水,再去找杯水给她,还是没想那么多直接把水给他喝?
有人病了急需手术,但是没钱,如果我們自己也没有钱,却想办法借钱去帮她,那是真正的修行人,因为這是发自内心的帮他;自己有钱把所有钱拿出来帮他,那是善人;自已赚了100万,卻只拿一点钱出来帮他那是好人。
我們很多人都以為自己是一個合格的修行人,可是,看看那些高僧大德,我們就知道自己有时候連個好人都算不上。
所以回向的时候我们不能总是把自己放在前面,要把六界众生放在前面,一切众生都是自己的父母。能做到这样的话,接近这样的时候才能成佛,不可能随随便便拜几个师父,偶尔一个月有时间念个一天经,这样的话是成不了佛的,怎么能解脱呢?解脱没那么容易,愿力要大,要一点一点去做、去培养。小孩从出生这么小,也需要慢慢要成长。师父就像父母一样带着你一路成长,修行的道路上不让你出事,时刻指引着你,让你走正确的路。
任何时候,如果你学佛是为了自己成佛,那就成不了佛,这种是自私的想法。要为六界众生去修,真正能做到这样,知道众生的苦,认识也好不认识也好都能发出这种慈悲心的话,你就不用等到死了才成佛, 那已经是佛了,不用等死了才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