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那年,我们家盖新屋了。
那些年我们村里流行一种东屋,就是把屋顶泥成平滑的水泥顶,在边上再制作成镂空的各种图案作为边缘,上下用水泥砌成楼梯,这样上上下下像是家里有了楼房一样。如果谁家有了这样的房子,比当年的“万元户”还令人羡慕。
自从盖起来这个房子之后,父母的脸上也多了很多骄傲的光彩。为了等它屋顶的水泥干透,我们从春天等到了夏天。那年夏天来临之后,母亲小心翼翼的去屋顶查看了好多遍,最后她终于确定屋顶干透了,我们全家人拿着毯子被子铺到屋顶上乘凉。我躺在散发着水泥味的屋顶上,凉风阵阵,满天繁星,我心里想着,住在皇宫里也不过如此吧?父亲母亲则一边摇着扇子一边讲着他们曾经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听过的故事,我知道了各个星座的位置,知道了牛郎织女的人神苦恋,知道了我们家错综复杂的亲戚关系。而除非晚上乘凉的时候我才可以在上面玩个痛快,平时母亲则并不让我上去,生怕我会弄坏了哪里似的。
关于我家盖新屋这件事,不知道怎么就在我们班里传开了。那时候我们班里有一种风气,谁有新东西都会拿到班里炫耀一下,比如哪位同学的叔叔从外面给他带回来一个画着变形金刚的书包,哪位同学的姐姐回家给他买了一个三层的铅笔盒等等小事,都会成为这位同学被羡慕和追捧的“资本”,带来这些“宝物”的那一天也就是他在这个班里称“王”的一天。他会被所有同学围起来,围观他这难得一见的“宝物”,然后,大家集体提出要亲手摸摸或者拿着看看的请求。这位同学首先要拒绝一下。等待大家来求他,尽兴的满足一下他大权在握的感觉。大家果然不会罢休,一而再再而三的求他,他也不能太过分,若是大家泄了气就没了接下来观赏时对他的羡慕了。于是,他半推半就,装作很为难的说一句:“别弄坏了啊!”然后,这件“宝物”就被全班传来传去。
我家盖了新屋这件事在班里像是捅了马蜂窝一样,大家纷纷送来橄榄枝。谁新带来的小画书会首先传到我这里,平时不怎么在一块玩的小伙伴这时也要我加入他们的队伍,就连总跟我作对的同桌这时候语气也变得特别温柔。我明白大家的心思,只是我知道母亲对房子把控很严格,很少会有机会能带大家上去看一看。
终于有一天中午母亲说晚上晚点回来,让我放学自己回家等她回来。我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这不正是一个好机会吗?
下午我回到班里,告诉大家晚上放学可以去我家“楼上”玩一玩了。大家像是开了锅似的,一下午都在期待的兴奋之中。
终于等到放学了,大家纷纷过来围着我,我好不容易挤出人群,往家里走去,大家也颇有秩序的排好了队,像是去参观卢浮宫一样。到了家,我小心翼翼的开了门,走到楼梯口,对大家说一定一定要小心,谁损坏谁就照价赔偿,大家很有默契的点点头,小心翼翼的上了楼。大家上去之后赞不绝口,一会摸摸那镂空的鸽子图案,一会摸摸光滑的水泥地面,连烟囱也说做的真整齐,他们都说我们家真的住上了“楼”,我在大家的赞美声中逐渐了忘了自我。
这时大家提出我们来捉迷藏吧,大家纷纷叫好,小孩子认真起来是一阵,高兴起来也就什么都忘了,不一会所有人都玩的忘乎所以·······时间飞逝,很快天就黑了,我想起来母亲快回来了,叫大家快散,虽然不乐意但是没办法,他们纷纷走了。等他们走后,我借着太阳最后一点余光看到屋顶好像有个裂纹,一定是屋顶还没完全干透而他们玩的忘乎所以跳来跳去弄成的,我心里开始懊悔,母亲快回来了,我手足无措,那么长一条裂缝,该怎么办?这时我远远看见母亲回来了,我心想反正我们也是晚上才上来玩,母亲不会看见的,于是装作没事人一样下去。
等到晚上大家都吃饱喝足去屋顶乘凉,我首先拿着被子跑上去,一下子盖住了裂缝,母亲没发现什么不对。第二天一大早,我被母亲叫醒,他问我是不是白天上来过,我死不承认。母亲叹了口气,大概是小工们偷工减料吧,于是母亲叫了人来把那条裂缝补上了。
后来城市规划,把我们家划入城市范围,旧房子被改造成新楼房,我们家真的住上了“楼”。而我已经离家上了大学,又在外工作多年。每当提起我们家的旧房子母亲总是感慨万千,我们早已经没有了住楼房的新鲜感。提起当年那条裂缝,母亲哈哈大笑,她对我说,看你当年支支吾吾的样子,不是你又能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