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商学院
永亮在外面混了个小三,回来要和老婆小彩离婚。
小彩有两个孩子,自己身上掉下来个肉,舍不得撇下。
她跟永亮说尽了好话,大道理讲了一大堆,无奈永亮甭着脸,绝决的说不行!
那只有耗着,无论你说到天东地西,小彩为了孩子有一个完整的家,就是不答应。
拖也拖死他!这一辈子,休想让孩子没了亲爹!
永亮开出条件,给小彩10万元,让闺女跟她走,自己养儿子。每个月再给她2000元的抚养费。
听听这条件,说得过去。但对小彩来说,是致命打击。不稀罕钱!家庭团圆才最重要,孩子有个温暖的窝儿才最重要。
答应了他,孩子以后没了亲爸亲妈啊。
有后爹,就会有后娘;有后爹,也会有后妈。
都不如,一家人在一起,过着踏实。
再婚家庭,活生生的例子,有多少不如意啊。特别是孩子,受伤害最大,最可怜。
小彩不想自己一双儿女,受白眼,受欺负。
村西头,小剑离婚,又娶了一个老婆。
孩子跟着他爹娘,他整天不回家。
没娘的孩子,衣服穿的脏兮兮,头发乱糟糟,学习也不好。
爷爷奶奶又没文化,老师用手机布置的作业,经常完不成。
孩子一考试,成绩总是班里的差等生。
老师不喜欢,孩子们都不愿意跟他玩儿。将来不知道,能成个啥经。
因为这些缘故,小彩一拖再拖,坚持不走,坚持不离婚。
永亮回来大声吆喝,小声骂,都不还口。
他也怕他爹,上次回来吆喝小彩,老头子从外面回来了,拿起门后的笤帚就扩他。
他吓得撩坹子就窜,这以后,他回来,只要看到老头子在家,脾气态度都好不少。
就是坚持离婚。老头子愤怒骂他:
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跳×啥里?!看你这辈子能过的啥成精?!
娘尽管心疼儿子,可更看好孙子。
有眼看着儿子不着正道,瞎胡混,把日子过得鸡犬不宁,自然也不占到儿子的立场。
小彩善待公婆,乡亲们都看着呢。
街坊邻居都说,永亮越跳叉,越过不好。将来老了,说不定没人稀罕,最后,孤独终老。
日子悄悄走了,这都拖了一年多了。
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永亮只要回家,小彩好言好语,做吃做喝。
尽管他不吃不喝,但每次回来,都是笑脸相迎,让孩子坐在他大腿上,唱歌,跳舞,希望感化他。
甚至,小彩把公婆当成亲爹娘伺候,比亲娘还要亲。
这让公婆越来越不舍得她。永亮只要一进家,爹就把他叫到里屋里训。
结果,适得其反,永亮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眼看永亮铁了心了,有一次,他还把小三带回来。
气焰嚣张,那小三跟小彩对对着吆喝,怎么说小彩?听听气死人!
她说小彩,占着毛子不拉屎,大赖皮!
小彩气的说不出话来,刚好婆婆回来。
老太太看到这样嚣张的小三,恼羞成怒,拿起笤帚疙瘩,用力攥上去,嘴里骂着:
娘那个比,哪儿的狐狸精,俺家还轮不到你来猖狂!滚恁大那蛋!再进门,腿给你砸折!
永亮和狐狸精吓得钻进车里跑了。
这个是一个狐狸精,估计是弄永亮的钱的。和他过不长。
永亮再次回来,被爹娘吗后,爹娘都提醒他,他脖子一哏:
我是三岁小孩儿吗?我没有脑子吗?我的钱哪有那么好弄的?!反正离婚。
看小彩哪都不顺。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从头到脚,没一丁点儿好的。连头发的发型,看着都恶心。
眼看夫妻二人吃不了一锅饭,一个锅里耍不了稀稠,婶子大娘,都给小彩出主意:
离婚不离家,就住在这儿,看他们咋回来住!
公婆心疼她,劝她,放心吧,狐狸精敢进门,打断她们的腿!这里永远都是你的家。
然后,公婆说:坚决不允许你们离婚,老王家没有这个规矩。永亮那混球真离婚了,王家老坟没他的位置。
小彩有公婆的支持,原本想离婚,带闺女走,现在改变了。
公婆和她一个立场,永亮也毫无办法。
永亮爹妈都放出话儿,只认小彩一个儿媳妇,其他的小三呀,小四呀,休想进门!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
老人舍不得孙子孙女啊,那是王家的根!
两个老人、小彩和孩子住在一起,永亮想再娶,得让村里再划一处宅基地,盖所房子。
他不符合条件。再说,现在宅基地紧张,他都三四十了,又混个小三,大家都看不上他,哪个干部也不承当他。
有俩钱,就不知道自己是老几了?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的模样。也不上称,称一下自己几斤几两。
大家都看不起他,人品不行。
有了俩钱,不知道你说谁了?!忘本了?!
当初家里穷的时候,老婆嫁了你,有钱了,孩子老婆都不要了,啥德行!啥东西!算啥人!
猪狗不如!
公婆直接放话儿小三,当永亮的面说小彩:
你离婚不离家,看他咋把小三儿娶回来?!进进这个门,打断她的腿!
两个孩子,还有明事理的公婆,让小彩暂时没有离开家。
以后,咋办?
浪子能回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