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后,信息越来越发达了,很多名人、普通人打破年龄常规的婚恋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对普通大众心理的冲击很是震撼。
把时间倒回十几年前:2002年,22岁的奥运跳水冠军伏明霞嫁给了年长26岁的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 2004年,82岁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与28岁的翁帆结婚;2014因超生事件中,才被外界所知的大导演张艺谋原来已娶了小31岁的陈婷;2017年法国总统马克龙携年长他25岁的老女人入主法国爱丽舍宫,对人眼球的刺激更是强烈,而此时他们实际结婚已经10年。
这时,人们才发现,原来,这个时代,王菲与小10岁的谢霆锋相恋并不仅仅是娱乐界的事件,我们这个社会其实一直在变,婚姻的形式也一直在变。过去,男人娶了一个小二三十岁的女人,人们偶尔见过,现在,男人娶一个大二三十岁的女人,原来也已经存在。
婚姻的形式已经多元化,婚姻的性质已悄悄的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年龄不再是婚姻的阻碍,你情我愿才是婚姻的内核。比如年龄差距最大的杨翁婚姻,虽然十五来,一直让人众说纷纭,可杨振宁娶了翁帆之后,在翁帆的照顾之下,如今已97岁高龄的杨振宁仍然精神矍铄,思维清晰,谁又能不说人家是夫妻琴瑟和谐呢?至于翁帆,嫁给杨振宁,一夜成名,轻松跨过阶层限制,过上了社会名流人的生活,从此衣食无忧,谁又不能说她选择了一个成功的婚姻呢?现在,翁帆已是一个中年妇女,正怡然的过着她岁月静好的日子。忽然间,为生存奔波劳碌,尝尽世间心酸的同一代妇女,在自己人老珠黄之后,才发现,原来人家翁帆才是智者,现在羡慕翁帆的人已经远远大于当年指责她的人了,这不得不说是社会的思想认识正发生着变化。人们由指责忘年恋,变为理解、接受、羡慕,那后面会不会还有效仿,就不得而言了。
2、不是所有的婚姻都是为了生孩子。曾经习以为常的认为,婚姻就是生儿育女,赡养老人、发展家庭经济,可是,现实中并不是所有人结婚想要孩子,也并不是所有人结婚后要赡养老人,很多婚姻更是不差钱。现在看多了那么多年龄差距大的婚姻,人家不生孩子依然过得丰富多彩了,就是年龄相当的男女结婚,由于一些原因没有生育,但好像人家的日子过得也挺好,有孩子的人,生活有幸福、快乐,但同时承担着很大的生活压力,在大城市抚养一个孩子的成本逐年都在上涨,这让一部分收入不高,而又比较自我的人,望而生畏,便不在视结婚生子为天经地义的事情了,而过好自己的人生成为了他们主要的人生追求。
3、先成家后立业的观念被刷新。《婚姻法》规定男子22岁,女子20岁就可以结婚。过去,子女一到20多岁,人们急着谈婚论嫁的观念已发生了改变。先结婚,后立业,变成了先立业,后结婚。先积累经济基础,然后再谈婚论嫁,成为大多数青年人的主动选择。虽然这样势必会增大年龄,社会上也戏称他们为剩男剩女,但当一个社会普遍的年轻人把结婚年龄都往后拖的时候,就无所谓剩男剩女了。据网络上的统计数字,中国人的平均初婚年龄27岁,在有的城市还为29岁。排除农村和偏远地方人们结婚早的人数,其实大城市人们结婚年龄远远大于这个平均数。三十岁后再结婚的现象,人们已经司空见惯,不再指指点点,而是报以理解,尊重。这既是社会的进步,也是社会的无奈。不立业,何以为家?但立了业,佳人在何处?这就是婚姻的尴尬。
但总得来说,什么年龄结婚?和谁结婚?结婚后要不要孩子?已经不再有什么约定俗成的标准,每个人会有每个人自己的选择。将来,四十岁初婚的人,都将不是个例,你能接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