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拍戏,7次与死神擦肩而过,陈道明:“牛犇是我最敬佩的人”

01

前几天,白玉兰颁奖典礼刚刚落幕,《老酒馆》中陈宝国以绝对的姿态胜出,获得最佳男主角。

每一次他的演技都是如此精湛,让人心生佩服。

这部剧能够如此叫座,同时也离不开程煜、冯恩鹤、巩汉林等一众老戏骨的帮衬。

然而在这部剧中,还有一个老戏骨,让人记忆尤新。

他就是牛犇,也是剧中“老二两”的扮演者。

看过这部剧后,有人评论牛犇的演技:

“每一个眼神都让你感动,入木三分。”

剧中“老二两”的守规矩、本分、明事理,好像是为牛老师量身定做的一般,其实是牛老师把这个角色演活了。

世人多媚骨,唯有君如故。

在剧中有一场戏,牛犇老师,要在寒冷的冬天演一场雨戏。

这对于一个80多岁的老人,无疑是一场挑战,而且由于剧情需要,牛老师穿的很单薄,一场戏下来,冻得瑟瑟发抖。

当时同剧组的人都为此感到钦佩,吊打了多少动不动,就受了小伤去医院的流量小生,让人很是佩服。

陈道明老师曾这样评价:“牛犇老师是我最敬佩的人,他就是吃这碗饭的。”

非科班出身的牛犇,一亮相就像变了个人似的,仿佛就是角色本身,毫无演绎痕迹,自然得让人一秒入戏,看得毫无压力,被人物牵着走。

一个演员,往往需要长期的蛰伏与磨练,才会得到观众的认可,毕竟演技这东西,是随着岁月的累积而慢慢成长的。

与精湛的演技相对应的,是十年如一日的磨炼,话说牛老师和演员也有着不解之缘。

02

6岁的时候父母双亡,留下众多的子女,牛犇在家中排行第六,所有的收入来源,就是在制片厂当司机的哥哥。

牛犇很小的时候,就体验到了人间疾苦,父母早逝对他是一个打击,有时候觉得自己很累赘,耽误了哥哥,所以就力所能及的,帮助哥哥做一些事情,由于年纪太小只能找一些杂活儿。

11岁的时候,沈符导演的《圣城记》开拍,由于准备匆忙,剧中的“小牛子”一角迟迟没有人选。

大哥觉得弟弟和“小牛子”的形象很像,于是就把他介绍给沈符导演。

导演对这个古灵精怪的男孩,很是喜爱,简直就是“小牛子”的翻版。就这样,牛犇出演了,人生中的第一部电影,也算是小小的童星了。

潘多拉的宝盒一旦打开,就再也合不上了。

有一些兴趣,是别人一生的事业,恐怕,就连牛犇自己,也不会想到,一个小小的巧合成就了自己一生的事业。

《圣城记》开拍不久,牛犇就从北平(北京)到香港,拍摄《火葬》。

香港的繁华,让这个小男孩儿,意识到外界的美好。也更加努力拍戏,让家人也能够看到这个繁华的地方。

03

可牛老师的梦想还没有实现,就迎来了事业上的寒冬。

因为种种原因,牛犇的演艺事业,在上个世纪60年代迎来了寒冬,一蹉跎20年就过去了。

没有人可以熬过时间,唯独对梦想的热爱。

在特殊的年代,没有戏可拍,他就一个人偷偷的躲到家里,慢慢磨炼演技。

有时候家人都以为他疯了,对着镜子一遍又一遍的说着台词,就这样,演技渐渐成熟不少,慢慢的也有人请他演一些小角色,哪怕是一句话,他也用心琢磨。

1980年,文艺圈终于等来了春天,可此时的牛犇已经年近半百,所以他的戏路,就被固定在父亲爷爷辈的人物上。

即便如此,牛犇依然凭借着过硬的演技赢得大家的尊重。

在拍电视剧《慈禧秘传》的时候,由于操作失误,牛犇从马下跌下,导致颈椎错位,胸骨骨裂,肋骨断了两根。

那个时候,电视剧拍摄不像现在,所有的东西都是租来的,耽误一天就损失一天的钱。

当时受伤以后,牛老师已经很难再站起来,可是为了不耽误拍摄进度,牛老师只能打着石膏,抢拍了一部分戏。

后续治疗中,连医生都不得不说:“牛老师的伤,在耽搁一天恐怕就再也站不起来了。”

敬业程度可想而知。

拍《高中锋矮教练》的时候,牛犇又一次和死神擦身而过。

当时牛犇所演的人物,要跑到黄河边去追一个人,因为太过入戏,一不小心就落入黄河中没影了。

二月的黄河湍急,水是最冷的时候,而且当时,牛老师的关节炎很是严重,还好当时牛老师学过游泳,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世人看到了他的努力,更看到了他的敬畏之心。

一生都奉献给了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前后与死神七次擦身而过,这份敬业程度真不愧一代艺术家的风范。

在《飞越老人院》中,牛犇扮演痴呆老人老金,他没有一句台词,为了能够演出真实的感觉,就去养老院观察真实的情景,和他们同吃同住,电影上映后,一点一滴都在扣紧大家的心。

04

从《牧马人》、《邮缘》、《高中锋矮教练》、《平凡的世界》、牛老师从未演过主角,确每一次都熠熠生辉。

拍了那么多的影视作品,甘当绿叶,获得了3百花2金鸡奖,更是对他演技的证明。

前段时间,在金鸡奖的颁奖典礼后台,陈道明隔着人群,看到牛犇老师,三步并作两步,穿过人群,紧紧的和牛老师握手。

这一幕被记者拍了下来,可想而知牛老师有多么德高望重。

一部剧,不是只有男女主角才能撑起来的,还有无数个像牛老师一样的小人物,因为有这些人共同的努力,才有了更加叫座的电影。

不以明星自居,只把自己看做普通演员,塑造了无数小角色,成就了自己的大人生。

有人曾经说过:

“世界上没有那么多主角,大部分人,一辈子可能要甘于寂寞,或甘于平庸。”

在娱乐圈,这样一个名利场,有很多人,在大红大紫之后,就会极速膨胀,然后耍大牌等一系列恶习通通出来。

反观牛犇老师的一生,前面成名,为演绎事业奉献了一辈子,一直勤勤恳恳,大大小小的奖拿到手软。

事业上兢兢业业的牛犇,感情方面也令人挺羡慕的。他和老伴王慧玲因乒乓球互生情愫,感情也是非常好,如今两人已经生活了60多年。

他们的小儿子王侃,因为精通日语,客串梁朝伟在《色戒》中的司机之后,就受到很多导演的关注,后来常在抗战片中客串反面角色,成了著名的“鬼子专业户”。

现在的他一个人住在养老院,目的是不想成为儿孙的拖累,遇到好的剧本就去拍戏,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当经历过沧桑,才懂得把一件事当成事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一代老艺术家,用行动像我们证明,若想在微风细雨中得善终,归根结底,还要看我们自己究竟付出了多少努力。

作者:楚人  

编辑:小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444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421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036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63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60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02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11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80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36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14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190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848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31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1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67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78评论 2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