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公众号上读到作者男孩派的一篇文章,题为:《一个孩子真正成长,从父母的8次退出开始》。
作者说:“有远见的父母,都懂得在关键节点上,及时退出孩子的生活。”
读完全文,我觉得作者说得非常有道理,他提到的“8次退出”如下:
第一次:三岁退出餐桌。
孩子的动手能力其实比你我想象得要好。我记得我家孩子与楼上邻居家的孩子在同一个月出生,他们的孩子就教育得特别好,从两周岁开始,就独立用餐,吃饭过程中不允许下来玩,若是下来离开餐桌了,家长就会收起碗筷。因此,他们的孩子总是能乖巧地吃完饭,然后才下桌玩。
相反,我们家的孩子玩性重,外婆或奶奶带着时都宠着,时不时地追着喂饭,孩子也就养成了一边吃一边玩的坏习惯。更糟糕的是,这样养育的结果还导致孩子的肠胃就不太好,悔之晚矣!
第二次:五岁退出卧室。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5-6岁是跟孩子分床睡的最佳时机。
我遇见过很多长期与母亲同床睡的孩子,都体现出一些不好的倾向,不能独立解决与同龄人的小矛盾,特别喜欢找老师或父母告状。
第三次:六岁退出浴室
作者说:“退出浴室,让孩子独立洗澡,是让孩子正确分辨性别,明确身体的界限。”
一般家长对孩子的性教育本身就不是很重视,生活中若不注意区分,容易让孩子失去该有的警惕性。
第四次:8岁退出隐私空间
成人需要一定的心理距离,孩子也是。就像动物都有自己的领域观念,给孩子一定的隐私空间,是对他们独立主权的尊重。就如作者说的那样:“你给孩子空间,孩子就会还你信任。”
第五次:12岁适当退出厨房
作者说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让孩子来负责厨房的工作,而是在节假日等空闲时间里,让孩子学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洗菜、切菜,煮饭洗碗,或者煮个方便面、下个水饺等。
第六次:13岁退出家务
这一点同上一条相似,也就是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他们自己房间的卫生、简单的袜子内衣等由他们自己负责。
而且,动手做事的过程,能发展手眼协调,促进大脑的思维更敏捷;同时,“做家务会让孩子学会责任和分担,变得有责任感。”
第七次:十八岁退出选择
一般学校都会为孩子们举行十八岁成人礼,十八岁意味着他们跨入成人的门槛了。此时,涉及孩子个人的事,父母需要把决定权还给孩子,提供参考意见,而不是干涉孩子的选择。
第八次:婚后退出孩子家庭
见过许多婚姻不幸福的家庭,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与双方父母干涉太多有关。
因此,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好父母守望孩子,让孩子主动成长;坏父母替孩子做事,让孩子被动成长。”
参考文章:https://mp.weixin.qq.com/s/zyTe_No79ubqvsMBATTe-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