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学生的独立性为基础的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不断的保持学生对劳动的热爱,点燃创造性的火星,设法使他们迅速的燃烧起来。
同时每个教师要成为一个专业的行家里手,成为孩子们这个专业的榜样力量。
掌握技能也是推动学生从事心爱劳动的主要刺激物。我们努力使每一个学生在上学的年份里,都要在一个选定的领域里取得突出的成绩。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热爱劳动的精神,一个人热爱一样事,为它而着迷,离开了他就不能生活。p260
现在社会已经没有了对孩子们关于劳动技能的培养了, 在万千宠爱之下,他们已成为丧失劳动能力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只要分数高、只要成绩好,他们就可以理所当然的享受来自父母祖父母的百般呵护,以至于有些孩子没有了生活自理能力,考上大学都要带着母亲一起去。老母亲前去给当老妈子,洗衣收拾屋子安排日常生活。家长把对孩子劳动能力的培养转嫁到各种艺术天分的培养上。
在某一具体事情中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这并不意味着学生的全部天资都开发出来了,他的才能已经定型了,他已经可以独立的规划自己的前途了。 儿童还可以让他继续的探索,去取得更新的成绩。
发展个人才能是一个活的、变动性很大的过程。天资和才能一样,是多方面的,所以,学生在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又有可能在另一件事上取得更大的成绩。要在劳动中取得这样的成绩,儿童得付出很大的努力。他会看到(更确切地说:会感到)自己做到的已经很多,但同时又还很少。p260
要让学生在那种能够取得一点成绩的地方去劳动,最好的办法是教师跟学生一起劳动。
天才和技巧——这首先是一种为达到目的而克服困难的顽强精神。只有在未取得新的成就日从事顽强的劳动的道路上,才能展示出儿童的天资和才能的新的方面,扩大他们的兴趣范围。
无论是在学生喜欢的劳动中还是他喜欢的学科中,都应该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顽强精神。有了这一种探索的精神,遇到困难越挫越勇的精神,他一定会在未来的生活中成为一个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
要迫使一个学生参加一点体力劳动是容易的,然而要教会他用双手和智慧的努力结合起来却要困难的多。然而正是这种结合中,才能找到培养学生(哪怕是最消极的学生)对劳动的兴趣和热爱的真正有效的钥匙。 对于这些消极的学生,我们起初先迫使他们完成一定的体力劳动,并且努力使他们通过这些劳动而看到一条去认识和征服自然的道路。如果学生把体力劳动看成是一种达到创造性目的的手段,那么就说明他已经克服了懒惰思想,变得热爱劳动了。p265
要使学生对自己的活动爱的入迷,并且要努力使实际活动跟掌握理论知识结合起来。我现在就在努力做到这一点,学生选择了某种劳动,他就应该在与这种劳动有关的那门学科上走在同龄学生的前面。
让学生在喜爱的学科中找到荣誉感和成就感,并以此为动力,推动他在这个学科上不断深入的探究和实践。这是我们每一个老师都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