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突然发现距离自己考试只剩下了屈指可数的时间,于是不得不挑灯夜战。
从小学开始,我们便开始应对各种大考、小考,初中、高中、大学,即便到了工作岗位我们还是不能摆脱各种的考试。
《考试脑科学》帮助你科学应对考试,不再做“无用功”。这本书是基于《高中生学习法》的修订版,而本书已经不仅仅针对于高考的方法,中考乃至社会上的各种资格考试、职称考试都是适用的,甚至我们可以将方法教给小学生的孩子们。
01 记忆是有方法的
你或许也有过这样的经历,难的反而记住了,结果简单的却没能背诵下来。
初中时,我的学习成绩还是不错的,现在还清晰记得班主任专门为我们几个人复习副科,其实老师是照顾了我,给我挑选了一道字数最少的历史题,结果你一定猜到了,很遗憾我就那道题没记住,老师肯定不相信当时其实最难的几道题我已经倒背如流。
我们人脑中存在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如果你想将信息进行长期保存,那就必须将其存入你的人脑“硬盘”,可它的容量是有限的,假如你把迄今为止的所见、所闻、所感的全部信息都不遗巨细地装进大脑皮层,那么它在几分钟内就会因为信息爆满而失去机能。那么,它就只会存储“必要”的信息,这个“关卡检察员”就是我们人脑中的海马体。
结合海马体的性质,作者给出了复习的建议:
第1次复习:学习后的第2天;
第2次复习:第1次复习1周后;
第3次复习:第2次复习2周后;
第4次复习:第3次复习1个月后;
按照这样的复习计划,时间大概在两个月,每次复习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时间差,海马体则将会将这些信息判定为必要信息,因为而被长期地储存在你的人脑“硬盘”中。
02 睡前时间--记忆的黄金期
大学校园里,你一定见过这样的情景,在一条僻静的小路上,从这一头到那一头,大家来回地踱步,在认真的晨读或者背诵,这一群人想必都是学习精英吧。让你万万没想到的是,此时并非记忆的最佳时光,晚上睡前的一两个小时才是记忆的黄金期,注意,并不是说要你熬夜哦!
很多人都有睡前阅读的习惯,一定要坚持下去,这才是记忆最牢的时刻。如果上初中时我知道这些,想必就不会出现刚才所提到的尴尬局面了。早上是我们一天之中最清醒的时间,更适合用来学习逻辑思维计算的问题。所以,你的时间分配对了吗?
03 挑灯夜战能否考出好成绩
我的时间都去哪儿了?一不留神就快要到了考试的节点,可是还有那么多的资料没有看,那么多的题没有做,怎么办?
毕竟“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嘛,只能辛苦一下夜战上几天了。如果和顺其自然相比,肯定还是有效果的。可是,不要忘了我们的考试都是在白天,尤其是那些“大考”--中考、高考等等。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生物节律,与其熬夜苦战,不如早睡早起更好地利用早上的时光,让自己在考试的时间点达到生物节律的高峰,才更有可能考出好成绩。
写在最后
《考试脑科学》不仅仅是告诉我们如何应对考试,更多的是“记忆研究专家池谷裕二的私人学习法”,如何更有效的进行长期记忆,其方法可以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去。就像读者评论中所说,我非常期待将来能将书中的建议传达给我的孩子。很荣幸能够遇到此书,我和我的孩子已经开始逐步实践书中的方法,期待与你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