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务就像一个雷,突然就想到了自己。我平时不太喜欢做家务,大概是因为懒,哈哈。有时候会从网上买各种各样的家里用的东西,但新鲜劲过去了就丢下了。不想扫地,不想拖地看了各种品牌的扫拖一体机、不喜欢刷碗,我还看了洗碗机,不想刷鞋,还想着买一个刷鞋神器。虽然没有买,但导致我现在一打开京东上面给我推荐的都是类似的产品。虽然懒,但我比较喜欢研究做饭、注重洗衣、洗被单和洗漱方面事情。典型的喜欢“摆摊”不爱收拾的类型。
听到老师讲做家务像是一个共事合作的过程,以及和家庭孩子都是建立关系沟通交流的过程。我陷入了沉思,要是像这样的话,以后我的孩子会是什么样呢?天啊!突然感觉做家务好重要。
家务是生活的需要,我觉得更像调味剂,没有什么是它治愈不了的。调整每个人的状态满足自己需要,满足别人需要来达成共同的需求。
2、老人代办、家长包办。我家侄子丁海超就是在这个环境下长大,就现在来看他在家就什么都不愿意做,今天中午我在做饭
我说:你去买个土豆跟胡萝卜。
丁海超说:你做饭呢?行,我去!但是你得给我两块钱跑路费。
我:不给,你不去买,中午做不好饭,就没饭吃了,你就饿着吧。
丁海超:那行,我去,不过你得让我吃你一个冰糕。
我:不,我做饭,你去买菜。
然后我嫂子就说丁海超你快去吧!你姑姑做好吃的呢!他就去了。因为之前一直没让他参与到做家务里,他有种置身事外的感觉,包括要跑路费,是因为之前为了让他能参与到做家务,以酬劳的方式给到他。通过这节课和这件事情,有反思到在教育过程中走入误区,包括两代人教育模式不同出现的问题。之后需要慢慢来引导我侄子,也需要让家人思想慢慢转换。同时自己之后更需要从心去看待做家务这个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