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一个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毕业演讲引起了很多争议,窦文涛有一期节目是讨论这件事的
窦文涛:
我是大陆的教育长大的,但是比如说我接触到香港,或者接触到台湾, 都是中国人,我就感觉到,他们那个具体化的程度更好一些。你知道我们过去讲,批评这个作家容易犯的错误啊,就在我们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就叫宏大叙事,喜欢用大词儿。你知道,我现在发现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多少人间的暴行啊,都是因为用大词儿。你没有从语言这个角度。比如说一件事,它是什么就是什么,但是呢,你说它是反革命,这个词儿很抽象。
但是我就发现呢,这个姑娘的作文,咱就评点她这个作文儿啊,很有意思哈~ “...带了五只口罩,当我第一次闻到美国的空气,我放下了口罩, 空气如此清新” 这个没有问题,所有事情的诀窍在于要具体,对吧。你比说我要说,我说我到美国大学演讲,我认为这没有问题, 我说我在北京冬天的时候,出门我包里装着10个口罩,每次我就会戴一个口罩,要不然我怕会得病,因为空气太不好了。我走遍全世界你敢说我什么呢?这是一个具体的事实嘛。
但是你注意到这个姑娘她的转接点在哪啊?她一提到抽象,事儿就出来了,你看,“但是,当我呼吸到机场外空气的那一瞬间,我感受到了自由”。你看吧,抽象词汇的弊端就在这里,你指的是什么自由?是说鼻子里空气的干净,还是有更...因为抽象词语它涵盖了太多?人类发生的冲突和争议就是因为事情说不清楚了,你使用这个抽象的大词儿啊,事情就说不清楚了。你看,“我的眼镜上不再有雾”,这是具体的,这没错儿,“我的呼吸不再困难”,这是生理的,这没错儿。“压抑感也不复存在了”,OK,这个抽象的词!!什么叫压抑感?什么叫压抑感?你是指的肺的压抑感,还是指的在这个国家没有自由空气的压抑感?你看别人就骂你了。
那么,好,我说这个女孩的错误在这儿。但是反过来说,那些骂她的那些人,同样也一下子就把具体变成抽象。诶,就是说她说昆明的空气需要戴口罩吗?有没有错,这是可以查证的,这是可以检查的。但是呢,辱华,我的天啊,什么叫辱华啊?他就这个大词儿,你知道过去我们的多少年的政治运动,那么多人的撕裂,族群的撕裂,其实你想想看,就是大家爱在这些大词儿上较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