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有些章节只有一句话,我今天学习的《学而篇》三,原文如下: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巧言令色“做为成语大家都不陌生,是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的意思。出现在论语这个章节内,成为了孔子讲“仁”反面的一个例子,即只注重外在的言语,而内心没有真诚之心是不值得推崇的。
外公几乎没有读过书,但他一辈子的处事原则便是说到做到,由此可见,儒家崇尚质朴的思想已融入到了普通人的生活中。我现在也已为人父母,故在行为中对自己的要求就更严谨,恐自己不好的言行被孩子效仿,对他人除内心真诚外还需讲话温和。
在生活中常常遇到一些人板着脸孔讲话,从内心来讲,在无法判断其真心的情况下,如不能和颜悦色,那么谈话的结果也不会令人满意。
孩子与一位严厉的老师学琴,老师尽管专业素养很好,但经常在教学过程中粗声厉气话语严苛。一段时间下来,孩子学琴都没有任何起色,每次学琴都心情沉重,心理负担很大的样子。这也让我想到,如果教书育人,内心真诚又能和颜悦色该有多好。否则,可能导致物极必返。
此章虽只有一句话,却是很有深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