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叶清:人丑就该读书?NO,读书就是用来沉淀自我!

昨天,一干好友来家小聚,几个小菜,一锅龙虾,我下的厨,他们吃得甚欢。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几个都是初中时期的好友,在同一个城市,所以一年也能聚好几次。每次来我家,都是我自己下厨做菜。

我相信,真正的朋友不会在意在哪吃?吃的是什么?重要的是沟通感情。说说笑笑从下午一直到晚上八点多,熊孩子们要上学,要不然通宵都没问题的。

收拾好卫生,孩子们也睡觉,虽然时钟直指十二点,还是习惯性地打开了一本书。

图片发自简书App

某人睡觉时,看到我在看书,戏谑地说:人丑就该多读书,可以让你这个丑人懒人随时都有窝在家里的理由,以免上街吓唬人。还说,书会伴你一生,丑也是。

图片发自简书App

虽然知道不过是想让我早点休息故意黑我,还是免不了一顿口水战。也在无形中有了这篇文章。

人丑就得多读书?

人,为什么一定要多读书?

曾经我见过最好的神回复:防止你问这种最没意义的问题。

某某朋友说,叶子,你老买书,你每天那么晚都读些什么书啊,我也想去买些书来看,推荐一下有什么好书呀?

不好意思,我至今还没弄清楚一个问题,人为什么一定非要读书?更无从知晓什么样的书才叫好书?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有人说要读中外文学名著;有人说要读跟自己专业对口的;有人说看精美的散文与小说故事书津津有味;也有人说读传统文化,读国学与史记可以提升人之素养。

通通所说的这些方面的书貌似很有道理一样,可我们却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你为什么要读书?多读书有啥好处?

我个人看待读书问题,觉得问这些问题都毫无实际意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现在分析这句话产生了一种质疑,书山固然多,但入路在哪?

明知道学海无涯,学习本永无止境,为啥却要去苦苦追寻?勤,不一定有径;苦,也不一定获舟,或者可以理解为是读书之人的自勉之词罢了。

有句歇后语说:孔夫子搬家--尽是书!孔圣人的书相比如今的图书馆与书城,那不过是九牛一毛。知识,远比海洋更深远,而读书的目的与意义在哪里?

我们往往并不清楚。究竟是什么书到用时方恨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吗?什么样的人才算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又算什么?

读书的目的与意义大不相同,对于老师而言,传道受业;对于科学家来说,为了理论研究;对于作家来说,生产精神文明粮食;对于更多的劳动者来说,学业有专攻!对于青少年来说,是为了获得知识,增长智慧。对于成年人来说,读书是为了丰富自己,从而获得尊重,也学会去尊重别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曾经问过萱宝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有什么用?他说:读书就是要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的时候考双百分,这样老师同学都会喜欢我。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就是:读书以后可以找到好的工作,轻松工作,轻松赚钱,不想和爸爸妈妈一样辛苦。第三点就是我要过我想要的生活,我不喜欢听别人的话,我想让别人听我的话。

对于孩子来说,读书反而变得很单纯,只是为了要融入他以后的生活。

图片发自简书App
现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人们都在惜时忙于奔命,大多数人都没什么闲情雅致静心去读书,那为什么就一定非要让自己去多读几本书不可?

当天气处于炎热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自我安慰,心静自然凉;当自己浮躁不安的时候,我们希望有一本书翻来静静心境,其实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读书是各人不同生活方式的一种自我选择,你所要懂得的就是一本十万字的小说,其实它真的不符合你现在的期许与愿望,或者说根本就不适合你现在腾出时间专心去看,然后你所要做的决定就是你不去看它读它。

再回过头去看待人丑就得多读书,这是谬论,是一派胡言!读书,跟人本身的美与丑毫无关联,有人说既然自己做不到给人的外在美,唯有用读书来苦苦修炼内心美,这太天真了。

读书不是盲从,更不是为了去迎合别人而显得自己有多渊博,读书就是用来沉淀自我!

我看待读书的观点就很简单:理论源于实践,学有专攻,学以致用。不要刻意为了读书而读书,读书只是各自生活方式当中的一种自由选择。

强迫自己去看书去学习真没这个必要,一来很浪费时间,二来不见得你多读了几本书就有多成熟多进步。至于想看什么样的书,自己喜欢的,只要自己愿意去看就行。

所以我不会去推荐别人去看啥书。书,都是因人而写,人非圣贤,孰能无惑?一句话:任何事物,发源于自己内心由衷地喜欢,并愿意为之这样去做,就很好。

我是黄叶清,一个行走在创业路上的互联网追梦人,每周三篇原创文章,喜欢我请加我私人微信号:18774004670。更多资讯及原创文章请扫描下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的公众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01 01 世上的人千千万。 有些人看似与你关系好,细想却像有...
    赵月晴阅读 1,703评论 0 1
  • 2000年的黑色7月如期而至,中国独有的“独木桥”模式中我成了落榜者。那种心情至今也很清晰,每天不敢出门,...
    f6e152d467ea阅读 3,535评论 0 0
  • 背后有诗 有画 还有365封家书 书呆子故作深沉 背靠残壁读书 诗经和楚辞 光着脚丫 静静坐下 还装作了不起 带着...
    留子尧阅读 1,410评论 0 6
  • 医的对象是活体,是整体,是不断变化的辩证施治,西医是解刨学基础上的静态的、部分对症施治,中国哲学研究的是动态的、变...
    禹音阅读 3,325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