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楼题反诗的宋江
水浒传108将宋江,绰号——及时雨,施耐庵先生把他排到第一位,可谓用心良苦啊。施耐庵本苏州阊门外施家桥人,据《施氏家簿谱》等有关资料记载,施耐庵,名彦端,系孔子门生七十二贤之一施之常后裔,父操舟为业,他13岁入浒墅关私塾就读,19岁中秀才,娶季氏为妻,29岁中举人,35岁与刘伯温同榜中进士,授任钱塘县事,因受不了达鲁花赤(官名)骄横专断,一年后愤而辞官归里,以授徒、著书自遣。看到此处,诸位朋友们想必就明白了。施耐庵先生最恨做官,最恨不讲义气,一心只想受招安,贪图仕途的宋江。这恐怕也是施耐庵先生写水浒的一个原因。这种人放在排行榜第一名,借以抒发施耐庵先生的压抑之情。
宋江浔阳楼题反诗,
宋江来到城外,经过一酒楼,牌额上有苏东坡亲书“浔阳楼”三字。独自一个,一杯两盏,倚阑畅饮,不觉沉醉,猛然蓦上心来,思想道:“我生在山东,长在郓城,学吏出身,结识了多少江湖好汉,虽留得一个虚名,目今三旬之上,名又不成,功又不就,倒被文了双颊,配来在这里。我家乡中老父和兄弟,如何得相见?”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忽然做了一首《西江月》词,便唤酒保索借笔砚来。宋江寻思道:“何不就书于此?倘若他日身荣,再来经过,重睹一番,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乘着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便写道: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宋江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宋江写罢诗,又去后面大书五字道:“郓城宋江作。”
看到此处,朋友们做何感想?是不是“一人我饮酒醉”?一人我饮酒醉,醉把佳人成双对。我轻狂高傲,我懵懂无知,我只怪太年少,弃江山我忘天下。败帝王我斗苍天 ,我夺得皇位以成仙。宋江喝醉了,不仅做起了一场春梦,而且还要夺皇位。鲁迅笔下的阿Q睡梦中都可以做皇帝,娶娘娘。何况醉酒的容宋江!其实清醒的宋江哪有这般胆量?最终他还是接受招安,做起了朝廷命官。可见喝酒误事啊!
想想宋江为何被刺字充军发配?还不是喝了些酒,又被阎婆惜威胁,情急之下,宋江怒杀阎婆惜。阎婆惜是何人?她是阎婆的女儿。阎婆是被宋江救济过的老妇,她为报答宋江,也或许贪图宋押司的官儿身份。并在做媒的王婆撺掇下,把女儿阎婆惜嫁给了宋江作小妾。但宋江并不钟情于阎婆惜,因此阎婆惜与押司张文远渐渐勾搭成奸。晁盖上梁山后,为报宋江之恩,派刘唐携礼物夜走郓城县答谢,宋江推辞不成,只好留下书信和一条黄金,不料被阎婆惜发现,并以此要挟,宋江要信不回,无奈之下,怒杀阎婆惜。无论是醉酒题反诗,还是怒杀阎婆惜,都是酒后所为,估计醒酒后的宋江是后悔死了。然而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宋江被逼上梁山,还是因为黄文炳。
且说这江州对岸,另有个城子,唤做无为军,却是个野去处。城中有个在闲通判,姓黄,双名文炳。这人虽读经书,却是阿谀谄佞之徒,心地匾窄,只要嫉贤妒能,胜如己者害之,不如己者弄之,专在乡里害人。闻知这蔡九知府是当朝蔡太师儿子,每每来浸润他,时常过江来谒访知府,指望他引荐出职,再欲做官。也是宋江命运合当受苦,撞了这个对头。黄文炳三番五次设计陷害宋江,不至宋江于死地,怎能飞黄腾达。
最终还是梁山好汉挽救了宋江,宋江落草为寇,其心不甘,最终还是被朝廷招安,达到了他个人目的,然“义”字全无。施耐庵先生的水浒传,以书言志,快哉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