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高雅音乐何以走向衰落?——《谁杀了古典音乐》读后
《谁杀了古典音乐》这本书讲述的是,在一个商业化的世界里,传统的所谓高雅音乐是如何被经纪人、发行公司、艺术家一起了推向没落,甚至消亡。本书从美好的19世纪开始,详细描述古典音乐里炒作和造星的秘密,分析了真正有权操控音乐业界的到底是谁,他们如何建立音乐帝国的游戏规则。这些,又是怎么造成了古典音乐的衰落。作者诺曼·莱布雷希特1948年出生,是英国著名的乐评人和专栏作家,他对音乐界的批评从来不留任何情面,面对殿堂之上的大师们也绝不为尊者讳。
从书名可以看出,作者显然对古典音乐的没落而忧心忡忡,想要揭露出来引起大众的重视。这本书里第一个被黑的人物是19世纪的炫技钢琴家李斯特,和他幕后的炒作能手贝隆尼。作者评判艺术家和经纪人的关系有一个独特的视角,就是艺术貌似繁荣的表象下,形成的利益究竟哪些是“艺术的份额”,哪些是“非艺术的部分”呢?
经纪公司当然不止要制造新的明星,还要和既成的权威指挥家强强联手。指挥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他们跟对立的帮派争权夺利的武器。因为指挥家就像是足球教练,是音乐排练工作中最有权威的人。因此第二个环节,就是大牌经纪人要和欧洲的“帝王指挥”合作。这样,他们就掌握了他们旗下所有艺人的音乐前途,也能够合伙获得与乐团谈判的议价优势。
第三个环节是,在近乎勒索地索要报酬后,很多音乐家的身价都是在类似的索酬经历后重新确立的,这在现在的职场中是很好理解的事情。造成的结果就是乐团和剧院的亏损,乐团的收入也越来越依赖于所谓“非音乐”的那部分。第四个环节自然而然就是,眼看那么多乐团倒闭,各种社会团体不能坐视不管了。政客们为了兑现自己当初选举的诺言:比如重视支持文化事业,就必须划拨庞大的政府预算来救助他们。然而很可惜的是,政府的补贴只是粗暴地砸钱。钱砸给谁呢?这需要判断和甄别,但是判断到底哪些乐队和剧院是艺术水准高超同时真缺经费,可不那么容易。
于是,经费被消化后,亏损一定更加严重,第五个环节就开始了。乐团和剧院几乎靠四处讨饭过活,他们会让艺术家放弃艺术尊严去迎合大众趣味,于是类似“摇滚巴赫”的东西诞生了,还有足球场上的三大男高音和靠着性感身材被追捧的小提琴手之类的。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政府逐渐削减文化预算,企业募款也越来越困难。各种赞助资源都被公众更关注的事业吸走了,比如医疗与环保。即使文化事业本身的资源也快速向体育和摇滚音乐会倾斜。这样一来,歌剧院只好另辟蹊径。
再看看近代科技奇迹缔造的唱片业,CD 激光唱盘的兴起曾经短期繁荣过,但很快就消退了。除了极少数的发烧友热衷版本收集,大部分人购买同一个作品最喜欢的版本后,就不再掏钱买其他的版本了。整个行业里,音乐中的艺术成分在不断消解,无法回头。整个过程中,贪婪的经纪公司,连同那位被整个社会追捧的“帝王指挥”一起,割下了最大的一块蛋糕。他们追逐的利益不单单是金钱,更重要的是在圈内的权力。那个帝王指挥、德高望重的艺术家,就是赫伯特·冯·卡拉扬。
应该如何评价卡拉扬,无疑是个复杂而有争议的问题,好在我们并没必要太关注卡拉扬的个人问题,而是要关心古典音乐事业的兴衰。作者呼吁,攫取最高利益的那些人应该主动改革,让出自己的收获,从而挽救整个音乐世界。然而整个音乐事业中的每个人都是囚徒困境中的一员,不管是获利者,还是被剥夺者,他们都是囚徒。当音乐的美丽与崇高和商业社会的贪婪并行展现,无论多美丽的花朵都只能在淤泥中挣扎,这很无奈,却根本没法否认。
造成古典音乐的衰落的,还有两个更本质的原因:首先,在旧时代,器乐和歌剧院既承担了艺术欣赏的功能,同时还具有娱乐功能和社交功能。在正襟危坐的音乐欣赏环境里,社交功能当然就没有了,于是这部分需求就被剔除出了剧院。另一方面,严肃性的艺术美学与生活化的娱乐活动也更加泾渭分明,影视、综艺、纸媒的娱乐版块,以及流行音乐、电子游戏吸引了大量的注意力。古典音乐衰落的另一个原因则是音乐自身发展的问题。从浪漫主义后期开始,作曲技法越来越倾向于半音化和弦,以及模糊调性的处理,关于什么是模糊调性我们在这里无法展开详细解释,但可以姑且理解为一种听觉上相对刺耳,而捉摸不定的感觉,而且这种音乐“难以视唱或记住”。
古典音乐的现状是四周逐渐在塌方,但出路却找不到。交响音乐会已经枯燥,曲目安排重复就像套公式一样。必须消灭一切商业交响乐团,改组为地方合作式的团体,并接受如同公社般的专业管理。不可否认的是,假如艺术机构的权力真的全都转移到官僚体系的管理,等于变相承认古典音乐已经是发霉的死物了。
究竟是谁杀了古典音乐?这个杀手并不是贪婪的人性,也不是大众的麻木,而是古典音乐自己在前行的道路上遇到了死路,她只好坐在原地消耗起往日积攒的盘缠。作者或许无法提出靠谱的药方,但要拯救作曲家,就要让今天的观众和18世纪布拉格的民众一样,因期待盖世天才莫扎特最新的作品而走入了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