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版《西游记》和87版《红楼梦》94版《三国演义》98版《水浒传》并列成为一代荧幕上的经典,在这四部电视剧中,只有《西游记》的总体特点与后三部电视剧不同。后三部电视剧的成功,在具体特点上有一定的相通之处。最大的共同之处在于对文化的理解,和有效还原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可以说,后三部电视剧,是凭借着对小说的有效还原度获得艺术上的成就的。但是与众不同的是,《西游记》这部电视剧却并不是以小说还原度的高低,来取得观众认可,和获得艺术成就的,这部电视剧完全是由于对原著的在加工,和重新构建,从而完成了重新搭建一个新世界的目的。
在这个新世界里,保留了原著的故事主线,但是抽离了一些人物设定和表达感情。这种处理并非是不尊重原著,而是这些东西不适合表现在银幕上,就必须进行取舍和在构建。比如最大的改变就是孙悟空的形像的设定,在原著中孙悟空的形象是凶恶丑陋的,但是这种形象是不利于电视语言在现的。于是,导演和编剧就在众多猴子形象中选定,最后呈现在电视剧里孙悟空的形象。这个形象活泼生动,具有一种灵气加上扮演者的专业塑造,马上就被观众所接受了。除去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形象也因为剧情而重新设定。而与原著相差最大的,还是玉帝这个人物的形象。
在原著中,孙悟空没有打进凌霄殿,玉帝也不是这样胆小窝囊的人。在电视剧中,为了烘托孙悟空的形象,就不得不丑化玉帝的形象,这其实是最大的在构造。可以说,虽然这些人物与原著严重偏离,但是随着这些形象深入人心,也激发了更多人对《西游记》这本书的热爱,这也算是影视反哺文学作品的一个反向成功例子了。所以,从人物构造来说,86版《西游记》是非常成功的。
因为人物从新构造了,故事叙事中心和各个叙事点也要进行重新编排,和诠释。在原著中有两条叙事线,一条主要明线是唐僧西天取经,这条明线主要讲述了唐僧西天取经路途遭遇,一条暗线是佛道两派在取经前后,以及途中的政治斗争。而这两条线全部集中在唐僧,和他几个徒弟身上,在故事的推进和戏剧冲突中显示作者尊佛抑道的主题。(也有人分析说作者是讽刺当时政治的黑暗。)但是,在电视剧当中原著中的暗线,被砍掉了,故事以单纯取经为主线。简单明快,利于表现和接受。在导演和编剧的努力下,使得这部电视剧的剧情,健康阳光有趣而又带点教育意义,从而在火遍了全中国,也同一类型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可以说,也正是导演和编剧对原著进行的在构建,使得这部电视剧拥有了新的生命力。也正是因为有这种内在元素的指导,许多利用西游记这个ip拍摄的电影电视剧都获得了巨大成功,比如:周星驰的《大话西游》江华版本的《西游记》。但是这种构建的核心精神还在于原著,你可以选择原著中的一个点(比如妖怪的凶残)去拍摄一部电影,也可以选择原著中的一个故事去拍一个作品,也可以选择原著中表现的一种精神去拍一部作品。总之你的作品,是利于原著中的元素来讲自己的故事。但是如果,这种元素都没有了,就必然沦为烂俗。
所以,真正尊重《西游记》的做法,还是拍摄一部优秀的作品,而不是借这个ip去拍摄三级片,狗血恋爱剧,雷剧,这样不仅原著中优秀元素丢了,作为一个影视人的节操也必将随之一起被扫进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