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右往左写字,在多行连续書的状态下,右手总会把已经写好的文字给掩盖住,而且右手腕或者衣袖还会把未干的墨汁碰花。为此写字时还要提着腕,甚至要用左手挽住衣袖,这种書写习惯给人造成很大的不便。古人为什么这么和自己过不去呢?
首先,这可能跟古时在石头上刻字有关。不止是汉字,阿拉伯文、希伯来文都是从右往左書写的。究其原因,对于一般人来说,都是左手拿钎子,右手拿锤子,刻字的方向自然是从右往左的。
其次是与竹简的使用有关。竹木简牍都是狭长的竹木片,用绳串起来可卷成册。而打开卷册自然是右手执端,左手展开方便。所以,書写也就是自上而下,从右往左了。古时用竹简書写,都是一片片写好后再绳串好成册,因此从右往左写并不碍事。至于从上到下,则是因为每个汉字末笔都是在字的中下方或右下方,写完上一字的末笔紧接着写下一字的起笔,竖式書写比横式書写更便于笔势的连贯。
最后的原因很可能与古人以右为尊的思想有关。汉字的書写方向,反映了古人的尊卑思想。在古代"上为君,为父母;下为臣,为子女;右为大,左为小"。而成语"无出其右",就没有超过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