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们的各种生活花销比早些年要多很多,不仅仅是吃饱喝足,更多的是享受生活,吃各种不同的美食,穿各种风格的衣服,玩各种各样的玩具和游乐场,学习各种本领等等。
做了父母之后,生活压力大,遇到“双十一”“双十二”等等各种促销活动时,就很容易反射性地买回家囤起来,结果很多往往会成为“废品”。
其实,父母这样做的时候,孩子也已经在潜移默化地学习我们了,孩子也很容易不理性消费。所以,父母在这方面要小心,自己一定要理性消费,给孩子做好示范。
此外,还有一些小方法父母可以用起来:
1.告诉孩子什么是“性价比”。
如果孩子想买一个书包,我们可以把不同的书包拿来做比较,同样功能的书包,价格却相差二三十块钱,相差的部分仅仅只是外表装饰更漂亮,如果我们选择价格偏低一些的书包,这样的性价比就会很高。
2.让孩子买东西前先考虑五分钟。
利用五分钟,让孩子思考五个点:
(1)想想自己是否已经有了类似差不多的东西了。
(2)想一想假如自己没有这个东西,那买这个东西的目的是什么。
(3)想一想这个东西的性价比是不是高。
(4)想一想自己还有没有多余的钱来买这个东西。
(5)想一想父母的经济条件,理解父母的不容易。
为人父母似乎无从准备,时时刻刻都在挑战自己,可以给父母们提供一点点的帮助,育儿路上,一起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