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9家庭教育公益讲堂|培养孩子自信的“鼓励”

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培养孩子自信的“鼓励”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鼓励与赞美是有本质区别的。我们通过斯坦福实验来了解一下。

斯坦福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过去的10年里,和她的团队都在研究表扬对孩子的影响。

他们对纽约20所学校、400名五年级学生做了长期的研究,这项研究结果令学术界震惊。

在实验中,他们让孩子们独立完成一系列智力拼图任务。

首先,研究人员每次只从教室里叫出一个孩子,进行第一轮智商测试。

测试题目是非常简单的智力拼图,几乎所有孩子都能相当出色地完成任务。每个孩子完成测试后,研究人员会把分数告诉他,并附一句鼓励或表扬的话。

研究人员随机地把孩子们分成两组,一组得到的是一句关于智商的夸奖,即表扬,比如:“你在拼图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聪明。”

另外一组孩子得到是一句关于努力的夸奖,即鼓励,比如:“你刚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现得很出色。”

为什么只给一句夸奖的话呢?德韦克解释说:“我们想看看孩子对表扬或鼓励有多敏感。我当时有一种直觉:一句夸奖的话足以看到效果。”

随后,孩子们参加第二轮拼图测试。

有两种不同难度的测试可选,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哪一种测试。一种较难,但会在测试过程中学到新知识。另一种是和上一轮类似的简单测试。

结果发现,那些在第一轮被夸奖努力的孩子中,有90%选择了难度较大的任务。

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则大部分选择了简单的任务。由此可见,自以为聪明的孩子,不喜欢面对挑战。

为什么会这样呢?

德韦克在研究报告中写道:“当我们夸孩子聪明时,等于是在告诉他们,为了保持聪明,不要冒可能犯错的险。” 这也就是实验中“聪明”的孩子的所作所为:为了保持看起来聪明,而躲避出丑的风险。

接下来又进行了第三轮测试。

这一次,所有孩子参加同一种测试,没有选择。这次测试很难,是初一水平的考题。可想而知,孩子们都失败了。先前得到不同夸奖的孩子们,对失败产生了差异巨大的反应。

那些先前被夸奖努力的孩子,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

德韦克回忆说:“这些孩子在测试中非常投入,并努力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难题,好几个孩子都告诉我:‘这是我最喜欢的测验。’”

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聪明。

他们在测试中一直很紧张,抓耳挠腮,做不出题就觉得沮丧。

第三轮测试中,德韦克团队故意让孩子们遭受挫折。接下来,他们给孩子们做了第四轮测试,这次的题目和第一轮一样简单。

那些被夸奖努力的孩子,在这次测试中的分数比第一次提高了30%左右。而那些被夸奖聪明的孩子,这次的得分和第一次相比,却退步了大约20%。

德韦克一直怀疑,表扬对孩子不一定有好作用,但这个实验的结果,还是大大出乎她的意料。

她解释说:鼓励,即夸奖孩子努力用功,会给孩子一个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觉。孩子会认为,成功与否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反之,表扬,即夸奖孩子聪明,就等于告诉他们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这样,当他们面对失败时,往往束手无策。

表扬会帮助孩子获得积极的自我肯定,以及改善孩子行为。但很多人从来没有想过,过度表扬孩子可能会让孩子变成“讨好者”和“总想寻求他人的认可"。这些孩子长大后可能会养成一种完全依赖别人的观点的自我感念。

在后面对孩子们的追踪访谈中,德韦克发现,那些认为天赋是成功关键的孩子,不自觉地看轻努力的重要性。

这些孩子会这样推理:我很聪明,所以,我不用那么用功。他们甚至认为,努力很愚蠢,等于向大家承认自己不够聪明。

德韦克的实验重复了很多次。她发现,无论孩子有怎样的家庭背景,都受不了被夸奖聪明后遭受挫折的失败感。

男孩女孩都一样,尤其是好成绩的女孩,遭受的打击程度最大。甚至学龄前儿童也一样,这样的表扬都会害了他们。

鼓励是指鼓劲而支持,表扬则是指对一件事或品行的赞扬、宣扬。

鼓励通常是针对过程和态度的——"爸爸看到你这学期的努力,为你骄傲!"

表扬通常是针对结果和成效的——"爸爸看到你成绩提高,为你高兴!"

多鼓励,少表扬;多描述,少评价,可以避免孩子被表扬绑架,或输不起,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

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赞美像糖果,可以偶尔使用,但是太多,可能令孩子容易上瘾,容易趋向取悦他人,使孩子对“自我价值”的深刻认识和创造出现偏差;而鼓励,则帮助孩子对自己性格的长处和个人能力得到发展,培养自信,而不是他信。

在跟孩子交流行过程中,我们要始终明白关键事件的“主角”是孩子,而不是家长。

我们所要掌握的技巧有下面几条:

1.尽量不给孩子贴标签,不拿孩子跟别人比较;

2.对孩子的行为结果“照镜子”,客观描述孩子值得鼓励的行为和结果;

3.关注并说出孩子的感觉,而不是大人的感觉;

4.指出孩子的小进步(即使再糟糕的情况,也有值得称赞的地方);

5.也可以在客观描述孩子值得赞赏对行为后,总结为一两个“标签”词。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个案例,相信家长朋友们也有这样的困惑或者正在经历着。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老师梁梁,学生果果。

梁梁是钢琴老师,果果6岁,是梁梁的学生,他是一个非常古灵精怪孩子。每次上课都会看到他们“斗智斗勇”的场面。

又是一个上课的日子,上课前几分钟,他还是不听老师指挥,弹一些“自创”的旋律,这在老师的意料之中。

老师也是在不断地反思:果果到底是自我陶醉,还是在挑战他的底线?这个过程持续的长短,以及课堂的质量,取决于他这几分钟内的态度,为此我想过不少办法——有时,直接打断果果:“我们翻到第43页,今天学一首非常好听的曲子。”原本梁梁认为这句话有一定的诱惑力,可结果往往是果果好像没听见一样,只有他独享“尴尬”。

梁梁也试过严肃的方法,温和的方法,甚至还发过一些小糖果,都无济于事。

我们来看一看梁梁老师使用鼓励的想法会发生什么,注意是鼓励,而非赞美。

果果在钢琴上随手弹了一串音,不是设定的课程内容。一改以往的方法,今天梁梁老师没有制止他,而是很客观描述了一下:“嗯,我听着这串音有点像排列好的音阶呢。”

他没有反应,梁梁继续说:“哦,这次的音阶有几个地方还是半音阶呢!”他怔了一下,扬着眉头转头问:“老师,是不是有点像《献给爱丽丝》?”

这个时候梁梁已经感觉到新办法奏效了!

梁梁睁大眼睛点点头:“中间有几个音是有点像哦,后面那几个音也有点像今天我要教的新曲子!”

“是吗?是哪首?”他开始自己翻书。“43页!”

今天教的“附点音符”,是比较难的节奏。通过这样一点点客观描述的鼓励,例如:“附点节奏前面那个音的长度刚刚好”“刚才的4/4拍的重音弹得准确”“这个小节的练习,这次比上次流畅的程度提高了”……居然还没到下课时间,果果就完成了所有课程内容!而且我们还一起预习了下一次要上的课的内容。

更意外的是,下课时果果说:“老师,你说附点音符难,我觉得一点也不难呢!”果果妈妈笑眯眯地说:“可能是因为今天你比较乖吧!”

梁梁温和地对他说:“那是因为你今天学的过程中,比以往集中精力,这是专心的效果!我知道这不容易,但你做到了!”果果眨巴着眼睛,脸上泛起了微笑。

这个时候梁梁很有成就感!而且想到果果在接下来的这个礼拜,会期待着下周课程,心情也特别舒畅了。

其实我们都知道孩子学钢琴,对孩子、对家长都是挑战。有的学习,从开始就会让孩子兴奋,例如以玩乐为教学基调(而不是教授技能为基调)的早教、律动、骑马、游泳、画画等。这样的学习孩子觉得好玩,学习的兴趣高,挑战也相对较小。但以教授技能为基调的学习,例如乐器、语言等,最难的部分往往是开始,因为孩子觉得枯燥、乏味、艰难。

当孩子觉得“没意思”“太难”的时候,自然会“不想学”,或者偷懒等——这是人的天性,无可厚非。成人也是如此,只不过成人会用理智约束自己的行为。

当孩子畏难、退缩、抵触的时候,如果家长斥责:“你怎么这么不用心!”或者说教:“学钢琴是为你好。”或者比较:“谁谁前天就练会了。”或者批评:“这点小困难都克服不了吗?”或者威胁:“你弹不好就不要睡觉!”或者贿路:“你弹好就可以吃冰淇淋。”诸如此类,这样会让孩子的感觉更正面还是更负面呢?

孩子的关注点,是在学钢琴这件事上,还是转移到了和案长的权力之争,或者技不如人,或者取悦家长,或者得到奖上面了?

当孩子畏难、退缩、抵触时,家长除了可以和孩子“共情”,体谅、理解、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还可以通过“鼓励“来引导孩子,渐渐增强孩子自己的内心力量。

“正面管教”理论创始人之一的德雷克斯在他的著作《孩子:挑战》中说:“鼓励表扬,在养育孩子过程中,比任何方面都重要。孩子几乎所有的不当行为的原因,都可以认为是缺发适当的鼓励表扬。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没有受到鼓励的孩子。受到鼓励越多的孩子,行为和性格会越来越健康。

鼓励,不是赞美。赞美像糖果,可以偶尔使用——大部分人喜欢糖果,但是太多会令人上瘾,导致对“自我价值”的深刻认识和创造出现偏差——鼓励帮助孩子对自己性格的长处和个人能力得到发展和信任。

鼓励的基础:是客观,是诚恳,是关注孩子。

例如梁梁不是对果果空洞地赞美:“哇,你弹得真棒!”而是说:“这次的音阶有几个地方还是半音阶呢”“中指的力度刚刚好”“刚才的4/4拍的重音弹得准确”等。这样不会让孩子飘飘然,而是渐渐养成就事论事的理智习惯,并且清晰、准确地了解自己的状况。

另外,梁梁老师细致地观察到了果果自己的进步,而没有拿果果和别的孩子比较。他不是说:“你这次比谁谁弹得还好呢”,而是说:“这个小节的练习,这次比上次流畅的程度提高了”。

对梁梁挑战最大的,是“关注孩子的感觉,而不是大人的感觉”。以前,当果果和果果妈妈对某次学习效果格外好而惊讶时,梁梁可能会说:“这是因为老师这次施了“魔法”!——这一下子就把孩子值得鼓励的结果,变成了老师的“秀”,不能让孩子对自己增加信息。而现在在梁梁老师放下了自己欣慰、愉快、有点小得意的感觉,完全关注果果的感受。

梁梁说:“那是因为你今天学的过程中,比以往集中精力,这是专心的效果!我知道这不容易,但你做到了!”就是这样,孩子学到了什么是“专心”,也渐渐学会:即使我觉得很难,但只要我专心练习,我就能够做到!

在家长的课堂上有个活动:先请一位家长蹲在地上,背上贴张便笺纸,写一个所谓“坏标签",例如“胆小”,其余的人围着她边走边说“×××是个胆小的人”;然后再请另一位家长蹲在地上,她的便签纸上写一个所谓“好标签”,例如“听话”,大家再围着她边走边说“×××很听话”。

有意思的是,两种情况下,虽然“好标签”家长会产生“高兴、得意、兴奋”等正而感觉,“坏标签”家长会产生“愤怒、失落、难过”等负面感觉,但两者都有强烈的“压抑感”,并且接下来作出的下意识决定也相同:和标签的方向,发展一致的行为一一你说我胆小,那我可能真的胆小;你说我听话,那我以后要更听话。

看起来,“更听话”(或者“更聪明”“更活泼”等)是积极的发展趋势。然而,“好标签”家长想到另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忽然没有人称赞你听话了,你会有什么感觉?失落、迷茫、质疑自己——这是不自信的表现。

这依赖于别人的好的评价,才能建立起自己的信心,这是他信,不是自信。

不论是错误还是成绩,孩子才是主角,家长不是。我们需要放下自己的感受,去体会孩子的感受。通过自己的细心观察,指出孩子值得鼓励和表扬的事实,就是让孩子“做主角”。渐渐地,孩子不但能够在成绩面前保持理智,也能冷静面对失败,发展出真正的自信,踏踏实实做自己人生的“主角”。这不正是我们所一直期望的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837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551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417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448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524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54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69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16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66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77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40评论 1 34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12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60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7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25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114评论 2 36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114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