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开门,是钥匙不对,还是锁坏了?
看完今天的晨读笔记,我首先反思一下我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事件1:
比如说前一阵子我的手绘板没有压感了,我是先发现了这个问题,然后去换了一台电脑,还是没有压感,再换了一台,还是没有,换了3台电脑都没有解决问题,最后还是跑到另外一间教室去找了台以前用过的电脑上机了。其实是板子没装好驱动的问题。
事件2:
我上EXCEL课程的时候发现宏打不开,又是各种忙乎一阵都没弄好,差点放弃了。然后我就上百度,百度第一个答案是vb没开,我去开了不行;又搜了几个答案,都说缺少一个.dll文件,我去下了一个,还是不行;我想这个文件原来就有应该不是这个问题,后来想起以前装过一次wps,是不是注册表那里把这个dll文件的路径弄错了,找到这个注册表,把路径从wps改回来,果然就好了。
1.分析问题
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事件1里我的做法就是完全没有思考,没有想过要解决问题,就是不停的试错,试到对为止,简单粗暴。
事件2里我分析了3次直到问题解决。
都说透过现象看本质,但是有时候会看错。比如事件1我认为是电脑的问题,而不是驱动的问题。
比如事件2中,我考虑了所有可能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
1.VB插件没开
2.缺少dll文件
3.注册表路径错误
然后解决这3个问题。
2.内归因
外归因是一种自我保护,内归因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比如明明是自己做错了被领导骂了,却找了一堆领导针对我给我穿小鞋的归因,就非常不利了。我们要从自身找原因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才能更好的进步。
3.找到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人
别人的问题不要越俎代庖
许多人来做心理咨询,总是会问,我想改变我父母/丈夫/孩子的关系,改变他对我的态度,再或者是能不能让我爸不要那么严厉。大家都没认识到一点,来咨询的人并不是父母,而是我们自己,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他人的想法。
如果能解决问题的人体会不到问题的严重性,就设法让他体会到
比如说父母总是规劝孩子要好好学习,但是收效甚微,不如带他去工厂看看流水线的工人或者是一些非技术性体力比较繁重的职业,加深他对职业的理解,或许效果会更好。
今天晨读感悟关键词:分析问题、内归因、找到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