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迷恋打卡,打卡打不出未来
时下,学习成长蔚然成风。
不管是在家的、在校的、上班的,都在抓紧一切时间提升自己。
为了实现目标,我们周围兴起了一股打卡风:早起打卡、健身打卡、跑步打卡、阅读打卡、外语打卡……
只要是想得到的领域,都能找到打卡阵营。
这似乎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日拱一卒,既能看到努力的轨迹,又能增强行动的信心,而且把大目标平摊为每天的小任务,看上去既轻松又无痛苦,成功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总有哪里让人感到不对劲。
有个朋友说,我为了学习,建立了5个打卡计划,天天坚持,但是,如果某个打卡计划一旦中断,我就想把它扔到一边,不愿再继续了。”
是他太贪心了?还是他有完美情结?
都不是。
事实上这种现象背后藏着一个隐蔽的心理机制。
我关注了一下朋友圈里打卡的人,虽然他们每天打卡打得很起劲儿,但最终学有所成的人寥寥无几。
对大多数人来说,打卡只是一场充满激情的欢娱盛宴,无须多日,就会出现在另一轮打卡活动中,或是无疾而终了。
原因大致在于:
动机转移,动力扭曲
比如“微信运动”,大家都知道,这个功能可以让自己每天的行走步数显示在排行榜上。不排名不要紧,一排名,有些事就变了。
不管之前爱不爱运动,人们都开始冲进大街小巷、公园码头,甩开膀子走了起来,无论刮风还是下雨,都抵挡不了他们的热情。
这乍一看是好事,每天的排名激发了人们的运动热情,既能健身又能社交,多好啊。
但问题就出在这里。
因为从开始排名的那一刻,人们的锻炼动机就不知不觉地发生了转移:
原先纯粹是为了身体健康,享受运动带来的美好,现在却是不自觉地为了自己的成绩在排行榜上更好看,甚至有人还专门为此去买设备或用软件“刷”步数。
很多打卡活动也是如此。
一开始,人们的行动动机全都出于学习成长本身,一想到自己今后能够轻松早起,享受美好时光;锻炼塑身,拥有美好身材;热爱阅读,成为博识智者……就顿时信心满满,动力十足。
出于这种目的,打卡更像是锦上添花,即使不用任何意志力支撑,人们也能持续行动。然而打卡一旦开始,任务心态其实已经锚下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热情消退、动机减弱,学习成长的难度逐渐增大,人们不得不依靠更强的意志力去坚持,等到意志力难以为继时又该怎么办呢?
直接放弃?那不等于告诉大家自己不行吗?多丢面子啊!
这些都是正常的想法,关键是如何改变。
《认知觉醒》一书告诉我们,只要一个小方法就能立即改变,那就是用记录代替打卡。
每次学习后只做行动记录,不做打卡展示。把学习过程记录下来,既可以看到自己的学习轨迹。
虽然看上去和打卡是一样的,但这样做没有打卡的任务压力,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到活动本身,而不是完成任务上。
当然,也无须担心缺少打卡的限制会使自己懈怠,毕竟谁都有向好之心,谁不愿意自己每次都比上次做得更好呢?
只要专注于学习成长活动本身,体会其中的乐趣,就能保持强烈的学习动机,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打卡与记录,看似只是叫法上的不同,但其中的差别非常微妙,需要悉心体会。
同时,我们在任务设置时要使用新策略:设下限,不设上限。
比如原先打卡每天要背20个单词,这是任务的上限,假设做到这一条并不容易,所以任务一完成你就会松一口气,心想:终于完事了。
现在把任务调整为背5个单词,一个很容易完成的下限,这样做的好处是:你完成目标毫无负担,且此时刚好进入学习状态,精力旺盛,就愿意顺着惯性继续学下去,毕竟此后多学一个单词都是额外的收获,心态完全不同,身心容易沉浸,不会顾虑什么时候才能完成任务。
这种策略的智慧之处在于规避了任务闭合需求,只要觉得有意思,你就可以一直学下去,直至自己觉得有些吃力。
由于没有设置具体的上限,比起打卡模式,新策略的能动性要强很多,而且能动性还是可持续获取的。
当然,这个策略不是我想出来的,而是从《微习惯》一书中获得的启示。作者斯蒂芬·盖斯为了养成好习惯,要求自己每天只做一个俯卧撑、每天只读一页书、每天只写50个字,这种无负担的习惯养成法最终促使他拥有了良好的身材,养成了阅读习惯,还写出了自己的书。他称这种方法简单到不可能失败。
许多人亲测有效,也可以试试。
于学习而言,保持内在的动机最重要。但相比之下,保持动机这条路其实比打卡更难走。
然而做难事必有所得,因为它更接近成功的要求。当然,仅仅保持动机依然是不够的,想真正获得成功还要学会创造动机。
《今日店休》的作者坂本健一,作为一名日本元老级别的旧书店主,他顺利走完了自己人生中的九十三个春秋,终其一生都在摸索最适合自己的活法。
在生活的路上,我们要学会打卡,学会记录,持续成长,努力过好普通的日子。
我是韩荆:《齐帆齐微刊》签约作者。非专业钢琴迷,每天运动,偶尔远游。深爱有温度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