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期间大部分的工作是产品优化(此处不是打击“产品新人改变世界的梦想”),初级产品做的都是基础工作(小需求原型、PRD文档、跟进开发);中级产品做独立功能优化;高级产品独立负责产品功能or业务线(具体分公司情况)。从整体来看,能到独立思考“产品规划”的阶段也就是高级产品经理(3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之前做的都是功能优化。
优化简单分为两种:基于现有功能优化(画蛇添足)、颠覆性优化(从前端交互体验到后端逻辑)。现在做多了就整理了一套方法,可能会帮助新人少走很多弯路(避坑良策)。
1.产品老大的灵魂问题--为何优化?
这个问题是在做优化前必须要解决的,因为产品评审首先要阐述的(如果这个问题都阐述不清楚,那评审毫无意义)。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也简单,正常工作中一般优化需求来源用户反馈、老板/上级/运营/客服等指明哪个功能不好用待优化(此坑:要慎重判断优化需求的真伪,有可能是用户伪需求、有可能是领导在考验你)。
方法:需求分析、竞品分析、用户反馈数据分析(还有最直接的方式:找需求提出人刨根问底),产出结论拿到会议评审展示。
2.分析当前功能
主要是分析清楚当前功能现状与逻辑,前后端逻辑牵扯到哪些模块(尤其是跨业务线逻辑),核心:分析此功能下用户都有哪些操作行为、分析行为路径流程、行为之间的逻辑关系。
方法:原始PRD文档、测试用例(最快的方式找该功能测试负责人)。
3.现有功能的问题
此阶段放在第三步,是因为“2.分析当前功能”彻底清楚该功能前后端逻辑、牵扯范围,才能彻底发现功能存在的问题,再去分析需求反馈更容易判别真伪。主要发现功能当前现象,用户问题筛选,导致问该问题的原因、影响面。
方法:需求调研,产出调研报告。
4.解决方案
在以上过程,你可能有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此时切记,产品是“上帝视角”看产品的,所以不要带有主观意识。产品方案至少要有三种,从优而选,列出每种方案的优缺点。跟领导汇报时切记不能带有偏向性,合理的阐明各方案难度评估、资源需求、工时预估等。
方法:PPT汇报,相关的介绍以结果输出为主。
5.结果评定
产出方案后,要对方案进行考核,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这也算平时的KPI)。此处不过多介绍,免得会诱导产品新人做事态度(老司机的方法还是需要慢慢积累体会吧)。
踏实一步一步做产品,不要横向对比。祝每位产品人走到最后仍报着一颗“改变世界”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