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平整的农家小院,整齐的砖墙院套,初春的小菜园没有秧苗,但早已备好了垄,打好了池子,就等着撒种、栽苗了。七十七岁的王老汉躺在东屋热乎的炕上,干瘪的眼眶,已经流不出泪水,呆滞的目光里,闪烁着老伴忙前忙后的身影。本以为卧床多年的王老汉会先走,哪里想到体格硬朗的老伴只摔了一跤,就再没起来,扔下王老汉,走了。
王老汉老两口年轻时是远近闻名的勤快人,除了种地,农闲时,还去城里打工,他要让三个儿子上学,拼了命,也要让儿子考上大学。三个孩子都学习好,也都怕他们这个不爱说话的爹。
这一年暑假,再开学老大读高三,老二读高二,老三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县重点高中。王老汉东挪西凑,也没凑够孩子们的学费和伙食费。但是,他始终不露声色,让孩子们好好在家学习,为开学“打硬仗”做好准备,自己和老伴则像以往一样,早出晚归,去城里干活。谁知老二、老三却偷偷地去工地做了一个月力工,直到开学的前一晚,把挣的钱交给王老汉,他才知道三个儿子的心思有多缜密,才知道孩子们将来一定会有出息。
无论生活怎样艰难险阻,三个儿子最终考上了大学,在不同的城市参加了工作,各自娶妻生子。三个儿子都想接父母去自己家里享福,可老两口说住城里不习惯,顺者为孝,孩子们也就依了他,但逢年过节,孩子们都回来,要是老两口有病有灾的,都是离得近的老二接去治疗,街坊邻居,没有不羡慕的。
可这一次,就剩下王老汉一个人了,还不能自理,可咋办呢,他真的不想给孩子们添麻烦。
西屋,三个儿子,三个媳妇,坐在一起,商量把老爹接去谁家。老大说:“爹来我家,我是老大。”老二说:“爹来我家。大哥、大嫂身体不好,我们两口子能伺候爹。”老三说:“爹来我家吧,爹最爱吃我做的红烧肉。”三个媳妇你瞅瞅我,我瞅瞅我,会心地笑了。
第二天,小轿车拉走了王老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