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8.10
进度:第十六章中后期大乘佛教P199-221
书摘:
1.中后期大乘佛教指产生相对晚一些的大乘经的形成时期和瑜伽行派(Yogacara)的发展时期的佛教。这段时间印度又出现了一批影响较大的大乘经,这些经典通常被称为续出或后出的大乘经,他们对大乘佛教中瑜伽行派的形成及后来印度佛教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2.续出大乘经主要有:《大般涅槃经》、《胜鬘经》、《解深密经》等,具体介绍如下:
1)《大般涅槃经》亦称“大本涅槃经、大涅槃经等,常常简称《涅槃经》。该经主要内容是佛身常住、众生悉有佛性及一阐提能否成佛等问题,对佛教的涅槃观念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涅槃”是佛教理论中的重要观念,也是《大般涅槃经》中讨论的基本问题,实际上把般若中观学说以打破或淡化的世间与涅槃的界限又重新确立起来。
Ø小乘涅槃指一种完全脱离世间的最高境界,对世俗世界否定,对涅槃境界肯定。
Ø般若类经雨中管派讲“性空”与“假有”的统一,努力破除世间与涅槃之间的界线。
小乘佛教的基本理论:常乐我净
2)《胜鬘经》篇幅较小但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它叙述了在家女居士胜鬘夫人所阐明的大乘佛教的重要理论,反应了佛教在家居士的观念及思想特色。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即涅槃界。
3)《解深密经》在理论上的最重要之处是对心意识的分析,在论述这种心意识时极力将其与有我论划清界线。提出三相和三无自性的观念,对诸法的本质做了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实际上市认为诸法本身是不实在,他们不过是人的假名施设,要一来于其他的缘,因而没有自性。
3.瑜伽行派的许多理论是一些早期大乘经(如般若类经典等)为基础,又吸收了续出大乘经中的唯实方面的思想,并且吸收改造了一些小乘佛教的观念,构筑了印度佛教中较为复杂的理论体系。瑜伽行派创始人相传为弥勒(Maitreya),代表人物是无著(Asanga)和世亲(Vasubandhu),无著的主要著作有:《金刚般若轮》、《大乘庄严经论》、《顺中论》、《大乘阿毗达磨集论》、《显扬圣教论》、《捏大乘论》、《六门教授习定论》等,世亲是无著的弟弟,主要著作(大乘)有:《大乘五蕴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论颂》、《摄大乘论释》、《十地经论》、《大乘成业论》、《佛性轮》、《大乘百法明门论》等。
4.瑜伽行派亦被称为唯实派,此派主张“识”是一切的根本,人们感觉到的外物或外境只是“识”的变现。其的主要理论包括:
1)三类八识与唯识的无境。《唯识三十论颂》中所谓“彼”指“阿赖耶识”作为瑜伽行派“八识”中最根本的。
2)三性与三无性。三性(遍计所执行、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与三无性(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性)的理论在《解深密经》及《大乘阿毗达摩经》中已经提出,瑜伽行派接受和完善了这种理论,使之成为此学派学说体系中的基本内容之一。
3)四分。是瑜伽行派对“识”的一种具体分析,主要是瑜伽行派中护法等人的理论。所谓“四分”指认识的四种作用分位或分类,他们是:见分、相分、自证分、正自证分。
4)转识得智。瑜伽行派认为,“八识”有“有漏”和“无漏”之分,要通过次排毒修行法发使有漏的八识转化成无漏的八识,以达到不同层次的智慧。具体来说就是:在将前五识由有漏转成无漏时,获得成所作智;在将第六识由有漏转成无漏时,获得妙观察智;在将末那识有漏转成无漏时,获得平等性智;在将阿赖耶识由有漏转为无漏时,获得大圆镜智。
5)五位百法。瑜伽行派虽然助战给一切唯识,但对识自身及其所变现的一切现象的分析确实相当细致的。他们再总结吸收小乘佛教有关学说的基础上,对一切事物和现象进行了分类,在这方面世亲的“五位百法”较有代表性。
感悟:
中后期的大乘佛教产生具有代表的瑜伽行派,而瑜伽行派也是吸收了续出大乘经中的唯实方面的思想及一些小乘佛教的观念,构筑了印度佛教中较为复杂的理论体系。
or-latin'>)和清辨(Bhavaviveka),各论师均在不同程度上吸收了先前的般若类经、小本(小品)《宝积经》、《维摩诘经》等佛点钟提出的大乘佛教思想,并对这些思想做了重要的发展。
5.《中论》被看作龙树或中观派的代表作,对中观派的学说做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为中观派完整学说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在大乘佛教的发展史上影响巨大,意义深远。《十二门论》对于《中论》中的理论进一步进行提炼或概述,有些则以突出强调。《大智度论》是龙树对《摩柯般若波罗蜜经》所做的注释。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