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走过的路都是风景,听到的事都是红尘。每一座城市都有她自己的故事。我们都是一个过客,即使生活过也不曾触及她灵魂的深处。
出生在黄土高原上的小县城里,从小父母都是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尤记得七岁时第一次进县城的时候,中巴沿着弯弯曲曲的乡村土路一路驶向国道。虽然不是第一次坐车,但是以前顶多到乡里,然后再翻山去走亲戚。这一次晕车特别严重,快转向国道时有一座洛河大桥,当时记得我晕的睁不开眼睛,母亲把我叫醒,这是那个六里峁大桥,当年记得这座桥非常雄伟壮观。现在每次回老家都经过再也没有当年的那种惊讶之感。七岁的记忆里有了城里的概念。那时候二爸家住城里,每次过年都是大包小包的往家里拿旧衣服,对城市的概念是陌生的,想当然的以为是高楼大厦平地起像电视里一样。下了中巴客车后,去了表姨家,住在武装部的家属楼里,只有两层仍然映像深刻的是那石条铺成的楼梯,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依然记得表姨夫问我城里好不好,我说和我想的不一样,我想象中的是楼梯是白色的。石头在我们老家太常见了,家家户户都用石头修的窑洞。再后来也陆陆续续去了几次县城。当然每次还是晕车。等到中考的时候再去,县城的高级中学让我感觉校园真的漂亮。在县城里读书三年。现在看来这真的不能算是城市,顶多是一个小镇
《平凡的世界》里的黄原,我第一次去是2007年,参加考试,当时就在中心街转了转。现在看来这就是一个城乡结合的山城。二道街永远是最堵的,只有那巍巍宝塔照耀着这座红色革命之城。如果用一个字形容她,那就是红,走到哪里都有着本朝太祖留下的印记。省城,十三朝古都,现在来看也不是全国靠前的二线城市。灰色城墙内包围的钟鼓楼总有历史的厚重感。南面和北面都在发展现代化。处在西北内陆,整体的现代感还不是很强,生活节奏也慢。这里适合生活,不适合奋斗。
金陵,一个历史沧桑的城市,一个充满历史悲剧的城市。昔年的明城墙只剩下一半,整体的建筑都是民国的风格。秦淮河畔留下多少风流韵事。六朝旧事随流水,近现代国党国父,还有那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多灾多难的南京,让人心疼和感伤。也正是历经风霜,也造就今天的南京。苏州,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这是一个分裂的兼容的城市。旧城区的水乡,新城区的现代。太平街上让我感受江南水乡的温柔,金鸡湖畔又让我置身现代化的灯红酒绿。园林建筑首屈一指。我们也发现苏州的公交站牌都是园林风格。江南总带着丝韵的朦胧美。吴侬软语总有那一种温婉。看惯了黄土地里的豪迈,江南水乡的温柔就像一杯清茶沁人心脾。乌镇,一个让人难忘的江南小镇,虽然商业化了,但整体的管理还是比较规范。没有乱价的情况。还记得《似水年华》里的黄磊和刘若英,从小生活在缺水的西北内陆,对水乡总有温柔的期待,乘坐乌篷船,在船夫慢桨温摇下,仿佛一切都静止了,只想让这船一直摇下去,什么都不想不做,道旁的临水阁一点点的后退。时间仿佛就在这一刻静止。夜晚的灯火映在水面上,在似水年华的酒吧里,品味一杯水酒,慵懒微醺,可能这就是度假应该有的生活吧!
彩云之南,丽江古城,这算是我去的第一个酒吧街。刚去的时候感觉自己处在一个世外的世界。这里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酒吧里传来歌者亦轻快亦惆怅的声音。喧嚣又不似都市的那种繁华,让你在喧闹中忘记,恣意的生活。
最后说说鹏城吧,改革开放后第一个门户。从小的概念里,这是一个大城市,似乎又不像魔都和帝都那样神圣。但他绝对是一个神奇的存在。见证改革开放的成果。以前从未想过要在那里生活,大四的挫败让我决定出去看看,初去的欣喜、边缘人的徘徊。这是一个包容的城市,一个移民的城市。是移民支持他发展,海洋性气候下,终年没有冬天。对于深圳来说,我是一个逃兵,一个不敢挑战的逃兵。高房价让我望而却步。三年停止思考的日子让我颓废,现代化程度高,边缘人多,没有归属感,春节期间这就是一座空城。多少人怀揣梦想,多少人在高房价下压的喘不过气,但是这里依旧来来往往,熙熙攘攘。有的人来了,有的人走了。我也只是其中一个。
每座城市,每个人,或旅游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