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人至中年,常被自嘲为一地鸡毛,究其根由,莫不是因为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个不依不饶的。
转念一想,一地鸡毛的生活,谁说不是另外一种充实,一种幸福呢?
上面老的,80多岁了,不仅能生活自理,还能坚持日常锻炼,这是我们做子女的福分吧?尽管一身病痛,但是老人坚持自我药疗,努力维持着生命质量。
为了减轻老人家腿疾带来的伤痛,特别为老人家购置了老年代步车,希望可以实现老人的行动自由,不为年龄和疾病所困。
但是80多岁的老人却没有意识到年龄因素的影响,自打能够独立上路开始,就好像控制不住速度,那情形跟刚刚蹒跚学步的婴儿太像了,就是网上常常调侃的:新手上路,还分不清刹车和油门,请多关照!
于是乎,我就得每天至少一个电话,或视频或语音,一遍遍地交待:一定要慢、一定在慢车道上靠右边行驶、拐弯时一定要减速并且要前后左右看,确认安全了才能通过等等。这等唠叨,虽然饱含了深情,但也得是有绝好心性才能忍受并听进去。
这是为老的操心。
再说说小的,在他读研期间,我就想随时提醒他尽早做好职业和人生规划,比如选题时要尽可能联系将来的工作,比如要及时做好毕业后是就业还是继续深造等规划;如果就业,平时要多留意岗位要求,并刻意训练完善以保证满足;如果继续深造,是否考虑留学?如果考虑留学是否在语言通关的同时提前物色合适的学校?是否有必要找三方帮助等等。
这些建议,得到了小的毫不留情的回怼:你说的这些对我没有丝毫的帮助,只能增加我的焦虑!我刚开学,课程还没有理顺,你就恨不得我结题!一步还没迈开,你让我走十步,我完全做不到!
这就是为小的操心,换来的回报。
自讨无趣的我,灰溜溜地克制住自己这颗慈母心,远离“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心理暗示,努力不去干扰他,关心他,做好后勤保障就好了啊,何必再参与他的人生和事业规划呢?再说了,对信息和资源的把握,他已经可能远远超越了我啊。
老的、小的,生我的、我生的,不仅让我牵肠挂肚,更让我心甘情愿付出所有,而且,不能奢求丝毫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