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我放弃了很多东西,以前喜欢弹吉他,后来放弃了;喜欢武术,也放弃了;喜欢抽烟,放弃了;喜欢喝酒,也放弃了。只要它妨碍我追求梦想,或是会损害我的健康,我就会毫不犹豫地放弃。只有书,我从来没有放弃过——当然,这也是因为它对我的梦想和人生有益无害——最穷的时候,我哪怕吃不饱肚子,也一定要买书。所以,我家最多的就是书。没有书,我肯定走不出那个偏僻的乡村,也肯定实现不了我的梦想。书中的那些大作家,都是我最好的朋友和知音,在和他们的灵魂交流中,我不断地升华着自己,也开阔了胸怀和视野。如果没有书,我真的不能想象,现在我会在哪里、在做什么,是否还拥有梦想。无数的西部儿女都走出了乡村,可他们的走出,仅仅停留在地理的层面。他们的心,仍然活在西部文化的阴影之下。
我们之间的差别,一是梦想,二是信仰,三是读书。他们过去不一定有机会读书,后来有了读书的机会,又不一定愿意读书。所以,他们的心态走不出来,视野走不出来,境界也走不出来。最后,无论能不能挣到钱,他们本质上都是仍然是农村人,得不到城市人的尊重和认同。
所以,对于父亲到处为我找书的事,我终生感恩。后来我能买时,我都尽可能的买书,宁饿肚子,也要买书。我的买,不仅仅是为我自己,也是为了陈亦新。我一直记得写在家乡墙上的标语:“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所以,即使在我穷到买不起菜时,我家的书仍然很多。其中,我给孩子买的,也是当时在凉州能买到的最好的书。我的买书,直接导致了陈亦新很少买书,他只看书,从来不用绞尽脑汁地去弄钱买书,这样,他就省下了很多的生命,可以安心去读书、写作。我不仅仅要给孩子生命,更要给他一个向上的灵魂。在我的心中,书是另一种意义的传家宝。
——《一个人的西部》雪漠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