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张德芬说过:“爱自己,是一切快乐的根源。”
自爱的人,会把目光不断投向自己,让自己幸福快乐。
努力生活、努力爱别人,归根结底,就是爱自己,让自己内心愉悦,人生幸福。
女人只有先懂得好好爱自己,才会有更好的精力去爱他人。
爱自己才快乐
大家好,我于今年10月28在广州上了卢老师的家师课,课程刚开始半天,我就想马上加入实修。家师课程中收获最大的一点就是:我们要爱自己,要全身心的爱自己,全然的爱自己身上的每一个细胞,我才是一切的根源。
实修已经有15天了,我实修过程中最大的感受是:一切从爱自己开始,让自己快乐开始!
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点是:我与情绪的关系,我用心去体会生活,真的收获到了快乐。
我来自农村,小时候家里贫穷只上了初中,小时候我有个梦想,长大了要成为有钱人,给父母买各种好吃的好用的好穿的,带父母去看世界的大好河山。
20岁那年我来到了广州,一来没多久我就爱上了广州。这里气温好,城市大,好赚钱,十年内小时候的这些梦想慢慢的实现了。在广州认识了最爱我的男人就是现在的老公,在这里我从一无所有到今天有车有房有存款有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梦想。
存款一年年增多,钱也只是不过是个数字,有了这一切可渐渐的我发觉自己内心并不很快乐。
担心变成祝福
为什么呢?一直以来我是家长口中说的:从小好懂事。从小到大,父母都总是很喜欢争吵,更多的时候是相互数落对方的不是,谁也看谁不顺眼。
爸爸是个老实善良的人,妈妈是勤劳妇女,因为父母争吵的事,我时常躲在被子里掉眼泪,心如刀扎。
常问自己为什么我的父母就喜欢争吵,我却无可奈何。我和弟弟都已经长大成家,我们尽量把最好的物资送给父母去满足他们,爸妈现在钱是有了,日子也好过了,但是他们依然喜欢争吵,每次打电话回去都可以听到父母在电话那头的争吵。
我在和朋友聊天中,也会经常说到我的父母总喜欢争吵,一辈子都在争吵,在我的脑子里面,潜意识里就是担心他们在争吵。上了卢老师的课后,卢老师说过:担心就是诅咒,放下担心就是祝福,瞬间明白,从小到大,我一直在担心父母争吵,所以父母真的一直是在争吵。
那天下课马上把学到的知识告诉妈妈,请妈妈也每天只说爸爸的好,即使说的话不好听也还是说爸爸的好。
实修课后,我是想着父母会恩爱的,爸爸会关心妈妈,妈妈会关心爸爸的。这十多天来,没有一次听到他们会争吵了,妈妈还说爸爸真的变好了,感谢卢老师。
爸妈终于相互关心了。而我也真的内心快乐起来了,爸妈的事他们自己去解决,我不进入三角角色中,并且我真正放下担心变成祝福和相信。
全身心的陪伴
我家有两个男孩子,以前我们认为男孩子要从小吃点苦,从小两兄弟一起生活长大感情会好,另外一点就是我们要公平公正,所以把两孩子都放在老家。
要是早两年接触家师课那我肯定会把孩子放在身边长大,任何事情都有两
面性,相信应该也会很好的。
老大8岁老二5岁,以前我感觉自己只是生了两孩子,并没有真正的感受到内心的幸福。
上周末我又回家了,卢老师说过,陪伴孩子要全身心的陪伴,放下一切,无条件的接纳和爱。这十天我真的做到了,我真的发自内心的接纳孩子,对孩子点赞和表达爱,当然最少不了的是真正的发自内心的把笑容送给孩子。
这十天,让我才真正的感受到了母爱是如此的甜蜜和幸福的,每次我对孩子说:“宝贝,妈妈爱你。”孩子也会说:“妈妈我也爱你。”
爱孩子爱家庭
最令我欣慰的是孩子可以把心里话告诉我。有一天晚上带小儿子睡觉,宝贝突然说道:“妈妈,我不想你和爸爸吵架,我不想妈妈伤心。”听到瞬间很惊讶又很感动,问孩子:“宝贝,爸爸和妈妈什么时候吵架了?” 孩子说:“那天在新家的时候。”
我马上回想一下,那应该是去年的事了,这个事情已经过去一年多,那时候孩子才4岁,到现在他心里还记着这个事,我真的十分诧异。
赶紧亲了孩子的脸说:“谢谢你还记得这个事情,爸爸是爱妈妈的,妈妈也是爱爸爸的,我们都爱你和哥哥,爸爸和妈妈以后再也不争吵了好吗?”儿子这时候笑了,点点头,好像他心中的石头终于扔掉了一样轻松。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我们父母一定不要当着孩子面争吵,即使很小的事也会记在孩子心中,孩子如果一直担心我和爸爸争吵那真的会变成争吵。只有我们夫妻恩爱,才会让小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
和孩子相处沟通后,我真的很快乐,真的很幸福,内心非常喜悦,孩子这么小都会关心起妈妈来,我只有更加的爱我自己,爱孩子,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