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不读诗无以言。
日记不要中断,让读书成为日记的重要主题。
十分认同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考查学生学习能力,阅读理解力最为简单和可靠的方法不是考试,而是给他一份陌生然而适宜的阅读材料,要他们直接朗读,那些能够读得流利通顺,并且富有语感的,必定就是具备很强的阅读理解能力的。
共背一本书,共读一套书,共借一架书,每周的学习从朗读开始。
使得朗读水平得以提高的,不是台上次数有限的锻炼,而是台下充分漫长的努力,是有了动机和欲望之后,独自进行的修习和磨练,在教室里,在朗读课上,有动机有欲望的那些孩子,他们格外专注的倾听和吸收,其实就是一种独自进行的严修习和磨练,最要紧的变化和生长都是在静默中悄悄发生的。
对于要求背诵的课文,教师一定要带领孩子分出层次,这样做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背诵,让学生背的快记得牢,这也是思维训练和写作指导。
学校应当成为培养纯粹读书人的地方。
苏霍姆林斯基说,无限信仰书籍的力量。
朗读手册的作者吉姆崔里斯说,学校工作的终极目标是培养终身读书人。
当整个班级无序混乱,整班学生似乎无药可救的时候,最高级的方法不是压服制裁,而是带着孩子读好书,听音乐,如同放牛班的春天里马修老师那样,让孩子认知审美的需要得到苏醒和满足,让他们迷失方向的生命力得以在争取的路径上奔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