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心文案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走心的文案是主观的。因为对任何的艺术形式而言,都是要先感动自己,而后才能感动别人。

所谓的走心文案就是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

基本上所有好的文案在创作中都必然会经历三个步骤:抽象表达,视觉化,捕捉共同的情感记忆。

第一是抽象道理的表达。比方说:“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这句文案基本上不能在我们的脑海中唤起任何形象的画面,它之所以这么广为流传,更多地是因为它的节奏与韵律。

在表达抽象道理的基础上,更高一级的文案能做到视觉化。比方说,某健身房的著名文案——别嫌健身累,它让你抱着女神睡——就是典型代表。这样的文案不仅向读者表达了“健身是有好处的”这样一个道理,还成功地在读者的脑海中植入了一个画面。在表达方式上,文案已经由“议论”转向了“记叙”。对读者来说,可接受度也更高了一些。

然鹅,只做到第二步的文案,仍然算不上是所谓的“走心文案”。因为这样的文案虽然在读者的脑海中刻画了形象的画面,但这样的画面却可能并不是所有或者绝大多数读者都会有感觉的。

能写出“走心文案”作者,都堪称心灵捕手,因为他们能捕捉到“大众的情绪”,或者说,他们能捕捉到大众的“共同情感回忆”。

Raymond Williams在他的《马克思主义与文学》一书中曾经表达过这样的一个观点:

情感,从一般意义上来讲,是只关乎个人的。但是!在某一种特定的社会与历史条件下,在某一种特定的现实状况中,许许多多的人们,甚至是一个群体,会产生一种共同的情感。比如说在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贫穷可能就会引起某一群人的某一种共同的情感。比方说,当敌国外患横空而降时,一个国家中的人们就会共同燃烧起熊熊的爱国热忱!而这种为许多的人们所共享的“共同的情感”——一如前面所说的爱国热忱——就是Raymond Williams所谓的 Structures of Feeling(情感结构)。(更具体的叙述,请参考本人的微信公众号“晨风文斋”中的《文字何以引起共鸣》一文。)

“走心文案”的作者通常可以捕捉到这种为绝大多数读者所共享的“共同情感”或者“共同情感”的回忆。就如同某芝麻糊的著名文案——小时候妈妈的味道——一样。短短的一句话,唤起了大多数人小时候的记忆。

捕捉大众的流行情绪,并进而写出走心的文案,这样的作者,已经可以算得上是半个思想家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烤瓷牙出现了一些问题,可以通过修复的方式得到解决。那么杭州烤瓷牙修复是如何化腐朽为神奇使牙齿重新变得的美丽,相信这...
    杭州时光阅读 290评论 0 0
  • 图/文:马克图布 【拍摄设备】:Iphone7P【拍摄APP 】:Procam【参数设置】:B门拍摄,手动模式。【...
    马克图布了阅读 342评论 2 3
  • 问题:友盟分享 iOS9 提示没有安装XX原因:在iOS9中需要把要跳转的应用加入白名单(LSApplicatio...
    訷訷阅读 197评论 0 0
  • 总觉得当年的朱茵扮演的不仅仅只是紫霞仙子,而是万千少女懵懵懂懂且为爱甘之如饴的真心。**我渴望这样的爱情:在刚刚好...
    七心海棠公主阅读 3,310评论 101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