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事者更要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红楼梦》第九回:“薛蟠从老家来到大观园住下后,打听到贾府有一所家学,学校里有许多年轻人,就动了好色之念,假装去上学,不过是三日打鱼,两日晒网而已。”

后世人多将这个俗语用于贬义,是老师批评学生、家长教育子女的常用语,意思是做事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估计大部分孩子都听腻了这个词。

1、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一种合理的生活、生产方式。打鱼和晒网实际上是劳逸结合的模式

对于渔民来说,不仅要晒网,还要补网、织网,打鱼这种工作是靠天吃饭的,风险很大,自古以来能上山不下海,所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在古代应该算是较为合理的渔民生活模式。

把个俗语分解开来讲,假如将“打鱼”比作实践,将“晒网”比作理论和基础储备。打个比方,强哥常常是边读书,边搜集资料,吸收消化并提取个人观点,再用两三天写成文,前两天算是理论储备,后三天是实践,这种模式很合理,并不会感觉累,张弛有度,身心不疲。

生活中,我们几乎天天都在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事情,这里并不是贬义,而是褒义。试想,如果一个人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能够坚持做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即三天搞实践两天学理论,实践和理论高度的结合,这个事情倒是容易做成。

就拿上学来说,只学书上的知识点是不够的,学那么多个原理、公式,通过什么检验你懂了?当然需要“打渔”,可以做做题,学没学会立竿见影,若要做到活学活用,仅仅做题还是不够的,需要走出校门用实践检验。

生活中许多事情是需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几乎所有事情都是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比如修电脑,修车,家里修个马桶洗衣机什么的等等。刚开始,你可能不会,那就需要攻略,学了,实践,实践了,再学,如此反复,你就有可能成为修水管打怪的超级玛丽。

我们做的事情中“打鱼”和“晒网”的比例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事重实践,有的事重理论;人的差异性也很大,有人善于理论,有人善于实践,有人能从实践中找到理论,有人能用理论指导实践。

人类驾驭自然界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只要不是盲目的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善于提取和总结理论,也是可以的。

热衷于理论的人容易自我膨胀,热衷于实践的人容易盲目和顾此失彼。我们如何安排“打鱼”和“晒网”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2、

除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模式,还有“四天打鱼,一天晒网”,“五天打鱼,不晒网”,“两天打鱼,三天晒网”,“一天打鱼,四天晒网”,甚至“不打鱼,只晒网,不打鱼不晒网 ”,这就是涉及到工作与生活的关系,利与弊权衡的问题。

不打鱼是活不下去的,除非有人愿意养着你。打一天鱼晒四天网则有些好逸恶劳,天天打鱼那是要早死的节奏,且网也受不了。

打鱼和晒网安排合理的话,工作和生活都能兼顾是最安逸的选择。

如何处理好工作和生活的关系,就看你自己人生观与价值观了,看你想打多少鱼,打什么样的鱼,去多远的地方打鱼,以及将来是不是要做到打鱼、加工、销售一条龙甚至跨行业。

如果一个人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能够坚持做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天搞实践两天学理论,实践和理论高度的结合,这件事能做好的概率是极高的。

成大事者也需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看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词,大家的第一反应它是个贬义词,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
    遇见小辛辛阅读 761评论 0 2
  • 孩子上了兴趣班,没两天便不想上了,任你威逼利诱他却岿然不动,这怎么回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哪是培养兴趣,顶多算作...
    9d6c749ea38c阅读 828评论 0 1
  • 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原意应该是准备好三天打鱼可是晒网都花两天,比喻做事不积极,吊儿郎当没有恒心当然这种思想是要不得…...
    唐春元ok阅读 790评论 25 25
  • 女性私密抗衰老项目:每一夜,都是初夜。 华美双眼皮技术:你一直单身可能是因为你一直单眼皮。华美双眼皮技术,脱单第一...
    小强无敌阅读 435评论 0 0
  • 你一定很少看书了,因为累; 杂志也懒得看了,因为忙。 但你依然在看和读:早起的枕畔,浴室里面, 午饭后的瞌睡间歇,...
    不做纠结体阅读 13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