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思考了一个较之严肃的话题,为什么脑子里明明就是在告诉自己该去看看书了,而自己的行为却是不受控制的滑向那些短视频软件呢?
首先想到的是,看了很多很多的短视频之后,反而更加空虚,无聊,甚至是罪恶。好在人之为人,很大程度上源自于人对自己的欺骗性和自我安抚的能力。
这个春节的假期属实有些长,在百无聊赖的翻看实况新闻后,发现自己不想看电视剧,不想看电影,不想和朋友聊天,不想说话。当我准备再看点书时,发现最大的困难竟然是克制我的肌肉记忆,俗称习惯。
读书需要一字一句,遇上自己不懂的,还需要反复琢磨,方才解意。所以翻书的时候自然没有那么快,那么爽,毕竟我本凡人,即没有一目十行的能力,也没有过目不忘的天赋。可是短视频就不同啦,不用费脑子去思考,手指上下滑动,敲击一下屏幕以示赞许就完成了。这样的即得性快感,真正是把我的耐心,精力,思考能力都耗干。
这几日也总有一些话想对家人说,可往往话到嘴边也就咽下去了。留意自己的这种状态反反复复,却一直没找到为什么。
让我真正恐慌的,莫过于不想说话和写东西的时候脑子先打退堂鼓,总想着言简意赅就可以。以至于现在回看之前写的东西竟有一些想不起来。
做家务的时候,听了3本书,此时此刻能记得的也不过寥寥数语。
为什么呢?明明可以看的书,却自动选择了听书,明明大块可以学习的时间,却又浪费在一些毫无意义的视频上呢?
也许可以从几个维度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比如说用冰山模型图来分析一下。
以上都是一些行为层面的故事。这些行为带给我的感受是,短暂的快乐,满足感,负罪感等等,可能还有一些别的。这些感受又让我觉得自己是富有的,感觉别人做家务的时候,只是简单的做家务,而我多做了一件事,就是一边听书一边做家务,应该是很充实的,应该是一举两得的。冷静下来想想,这个观点就是错的。稍后再分析。对自己的期待可能也是期待自己可以了解更多的别人不知道的事情吧。也许将来再闲谈的时候,我就更能有些话题。摒弃自欺欺人的惯性,这可能真的是我那个当下的想法的。
多么可怕,此刻想来,这简直就是妄念。
嗯,写到这里突然想到,萨提亚的治疗模式,似乎和《大学》中的内容不谋而合,那么就从这里开始思考一下吧。
《大学》的中心思想是修身,并有修身的法门在内,格物致知,意诚,心正,而后身修。
知止,定,静,安,虑,得。
在萨提亚的模式中,通过一个或一系列行为,找到自己的内在渴望,才能看到自己在某一个层面不足或者错误的地方。
在儒家思想中,恰恰是相反,应该知道自己想要达到的境界,才能让自己坚定,方可思虑周详,最终有所收获。个人理解的是需要知道自己内在想要的东西,稍后朝这个方向努力,格物致知,才能意诚,心正,这个意诚是不是可以理解成正确的期待和观点呢?身修是不是也可以理解成我们的行为呢?
好像有点偏题。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饱含寓意的东西太多太多,然而书到今生读已迟,文字弃繁从简也不过区区不到100年,真正简化掉的是什么?
从前把繁体字简化成简体字
现在也可以把一本书简化成几十分钟的口述,把一部剧简化成几分钟,如此,最后还能剩下什么呢?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儒学的发展和补充,而真正的知行合一又何其难。
道家常说,顺其自然,反过来说,自然,就其顺了。
不着相,才能观 自在。
此刻又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大道至简,道法自然。世间所有的万事万物,都是天地人的产物,也是要归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