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某人很久前便知有“解语花”一词,然而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是单纯地觉得该词别致,并不知其典故出处。
待看《开元天宝遗事》一书时才恍然发觉,原来这“解语花”一词,是咱们风流倜傥的唐明皇之作。
故事是这样的,某日明皇与群臣设宴太液池。池中群华绽放,左右皆叹羡。此时我们的明皇却指着自己的爱妃(杨贵妃)说道:“怎如我的解语花?”
言下之意是,池中群华虽绚烂,却不若自己的贵妃,那朵善解人语的娇花。
呵呵,“争如我解语花?”。若论是情长,咱们的明皇算得上是造化。
同样在《遗事》一书中,另记叙了一则故事。
在明皇尚未遇到贵妃之前,喜欢将娇花插在妃嫔们的云鬟上,而后释放追花的蝴蝶,看蝴蝶落在哪位妃嫔的枝头,便拉起她的手。然而自从遇到杨贵妃之后,明皇便后宫三千独宠一人,插花释蝶的游戏随即罢置。
咱们实事求是地说,杨贵妃固然必定会是极美、国色天香的。可是当时的整个大唐,就没有比她更美艳的女子么?肯定是有的。
然而我们的明皇,那个几乎天下美人都能予取予求之人,却能做到后宫三千独宠一人。这不是情长,又是什么呢?
只是可惜,世间的情长,再长亦有限量。
安禄山叛乱之后,明皇与贵妃仓皇入蜀。在途经马嵬驿时,满腹怨气的众将们聚而不散,要求明皇“割恩正法”,杀掉杨贵妃。不得已,明皇下令贵妃自缢。解语花便这样凋零。
由此而看,世间的情长,确实再长也有限量。明皇纵使再爱贵妃,可他关键时刻为了保全自己,依旧选择卖了贵妃。
若是明皇能更有些担当,在众将逼迫时坦诚是自己沉迷享乐误国,并非他人过咎。再发一道罪己诏也好,甚至自断一指一臂谢罪也好,如此去做,贵妃的性命,我想是可以得到保全的。
归根结底,他还是爱自己更多。
情长如明皇者,尚有自私若此,更何况是如你我一样世俗中的普通人呢? 世间的深重情爱,太多时候,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美好。
学人化浊
2019-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