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写下这个话题,既是因为小女儿幼儿园群中提出的“认错重要还是改变重要”的讨论话题,同时也因为看到了六年前(那时还没有小女儿,大女儿正是小女儿现在这般年龄)的一则记录——
就在几个星期前,孩子妈妈因单位组织周六赴外省休假,就只留下我和女儿在家。
周日早上,孩子和我都早早醒来,两人躺在床上,孩子不愿意马上起床,对我提出的由我帮助她穿衣服的建议也不予采纳。我就开始从言语上引起她的兴趣,调动她和我交流。我从前一天的动画片开始谈起,成功引起她的兴趣,然后逐渐把话语权移交给她,让她主导提问,我来回答。
在我的有意引导下,她慢慢开始向我问一些天文方面的知识,从地球、月亮到太阳系九大行星,再到银河系和整个宇宙,谈得非常投机。此时,我重新提出我们起床的建议,并还是提议我来帮助她穿衣服。这时由于之前的良好沟通,孩子已经从心理上认同了我,对这一提议表示了赞成。穿好衣服后,我们一起刷牙、洗脸、吃饭。
吃完饭,我问孩子之前一周在幼儿园的主要学习情况,她比较抵触地没有完全回答我的问题,说是她的隐私问题(有段时间,孩子回家后真的是很不愿意谈幼儿园的事情,后来在幼儿园中班老师们的引导下,逐渐开始改变这一状况)。
我没有进行追问,但是在之后的接触中,我们的话题又开始转向之前聊得比较投机的天文方面,我说记得我小时候有一本书,是专门讲这方面知识的。于是,她要求我去找。我提议两人共同去找,经过一番努力在书架的一角找到这本康德著的名为《宇宙发展简史概论》的书。我选择书中部分章节念给她听,她听得非常投入。最后在解释地球围绕太阳转的时候,我又通过抱着她转圈和抱起她放下后落到地方的方式让她成功理解了离心力和重力,并简单理解了为什么月亮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
经过这段时间的交流,孩子对我的认可和信任进一步增加,随后再随意提到之前她敷衍回答我的那些问题时,她就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我。
这是一起比较有典型意义的短时间内渐进式取得孩子信任,并且建立互信和良好沟通和的事例。良好的沟通,可以帮助父母与孩子建立起互信的桥梁;而相互信任关系的建立又有助于进一步加强父母与孩子间的沟通。正是在这种良性的互动中,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才会不断增进。
再回到“认错重要还是改变重要”这个讨论话题,我始终有这样一个观点,就是对于孩子而言,在很多时候是没有“错”的。大人一般认为的孩子“错”,我感觉主要是三种情形:
第一种是孩子看似错误的行为,其实包含着大人所不能或没有领会的善意,这是比较普遍的情形。比如孩子打碎碗,正在一旁忙的父母就很生气地责怪孩子,怎么就没看到父母在忙,还要这样捣蛋?却不知,孩子打碎碗的原因是为了拿碗倒水给忙碌的父母喝。这时父母如果还要让孩子“认错”,不仅会让孩子感到委屈,还会因为不能领会孩子真实的善意而在孩子内心播种下不善的种子。这种情形,就是孩子原本只有善,父母非要扭曲为“错”。
第二种是孩子原本的秩序感被破坏,新的秩序感还没有建立,沟通的渠道还没有顺畅。如果这个时候,父母企图依靠自己的“权威”来压服孩子,往往会让孩子产生更大的排斥心理。这时候的父母往往就会认为孩子“错”了,要求孩子认错,结果把所有的事情越弄越僵。比如之前提高的妈妈不在家情形下,我与孩子的相处就是在原秩序感被破坏而新秩序感尚未建立之时,面对孩子一开始不肯配合我穿好衣服的情况,如果一味采用“强制”的手段来要求孩子必须让我给她穿好衣服,结果只会是孩子越发的抵触。这时,如果我还说她“不懂事、不乖”,只会让她与我形成更大的对抗。这种情形,就是孩子原本没有“错”,父母非要逼着孩子“犯错”。
第三种是孩子确实是犯了错,父母却不知孩子错的原因在自己身上,不是自己改正错误,非要逼着孩子先认错、先改错。这是家庭教育中比较典型的情况,比如父母有时总会责怪孩子学习时不够专心,明明半小时能完成的作业,却要“磨”上两小时。孩子做事拖拉,确实有问题,但这个问题的根源却往往是在父母身上。在孩子学习时,父母在一旁做着打牌、看电视、玩手机、吃零食等种种让孩子分心的事情,却要求孩子改正分心的毛病。孩子是父母和家中长辈的镜子,从孩子身上折射出的是父母的影子。因此,要孩子认错,父母首先要看看自己身上有没有同样的错。有时,只要父母做出了改变,孩子就会改变,这或许就是另一种形式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