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一家医院的手术房,经常因为住院病人多,再加上急诊病人,仅有的三个手术房排班经常很困难,一不小心就进入到十分混乱的状况,引发了很多抱怨的声音,医生们都深受其扰,因为没有其他地方可以加手术室,这样的状况一直维持着,直到有一天,负责人被逼无奈,只得请咨询公司来提供解决方案。咨询顾问看了两天后,就说:你们直接拿出一间房只应对急诊病人就可以了。大家都傻了眼,一片反对的声音,说:那不行,这样的话,手术室就更加不够用了。我们本就不够用啊。你应该通过数据分析告诉如何更好的排班和管理把手术室更好的利用起来啊。咨询顾问说:我相信你们一直在这样做,如果你们没有更好的方法,就先这样做一段时间看看。于是,果不其然,一开始的一两个月,手术室进入了更混乱的状况,大家都在抢手术室。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到了第三个月,一切就渐入正常,再不会有人因为急诊导致的临时变化而焦头乱额,大家渐渐适应了新的安排。医院的效益有增无减。
我不知道大家都会怎么看待这个故事,当听了和菜头《开始写作吧》提到写作有压力,说写“第一篇文章会是一次漫长而痛苦的自我挣扎,你大概有30%的精力花在构思内容上,剩下70%的精力花在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上。对于自恋的人而言,后者的比例可能在95%以上”,现在的生活,大家都在求“速效药”,本质上是一种广泛性焦虑,是一种心理状态,跟写作本身无关。而这种心态,并非开始就跟每个人挂钩。
不信,你去看看孩子,幼小的孩子们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反复看一个故事,画一幅画,搭建东西,或者唱一首曲子,学习一个东西,各种天马行空,这个时候,ta们一定不会觉得累或者有压力,基本上他们还会很开心,很有耐心。这个时候,更多的是家长们不淡定,就开始要求孩子们不断的去拿到成果,挑战更难的。更夸张的是,当孩子去挑战很难的,他们也总会说“不要怕困难,不要紧张,不要怕失败,要享受过程”,然后孩子们明明看到的是大家焦虑的眼神,紧张的情绪以及期待落空时的不满和焦躁,甚至是愤怒,久而久之,这些错综复杂的情绪就内化到心里或者身体上,变成了一种深刻的不舒服的体验。
心理学研究,一个人天生有学习和自我发展的潜力和能力,每个人都有自己成长的节律。如果不遵守这个节奏,就等同于破坏了孩子们的内心秩序,Ta将来做什么事情,都没办法按照内心的真实驱动而自然为之,而更多的受外界因素和过往的经验体验影响。
回到写作这件事,真的有速效药还是真的有必要去拿速效药吗?在我看来,能清白的跟自己的内心灵魂交流,哪怕是一平方米的静心,对我们每天保持快节奏生活工作的人来说,已经是弥足珍贵的啦。如果连这一种都要去花费去切割去感受压力以及各种复杂的情绪,那我觉得就算给了速效药,也是治标不治本,我们失去的不光是创造力,更多的是内心深处的那份流动,那份触碰灵魂“存在”的感觉,一种“活”的真实的感觉,所以写作与我而言,所谓压力只不过是一个不想开始去面对内心真实的借口罢了。而相反,当我们仅仅去做,去感受,去慢慢耕耘,总有一天,内外清爽,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享受其中,越来越轻松,这条路,所谓的速药药,永远都藏在我们自然而然与自己的真实碰撞中,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看你有多爱自己,多爱生活和这个美好的世界。
愿我们都能享受在每一个当下的选择中,绽放生命底层的能量!